[发明专利]厚朴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5026.0 申请日: 2011-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1270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余龙;刘祖龙;胡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05 分类号: A61K31/05;A61P35/00;A61P1/16;A61P15/00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厚朴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及医药领域,涉及厚朴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厚朴酚为棕褐色至白色精细粉末的厚朴提取物,中药厚朴皮中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特殊的、持久的肌肉松弛作用及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主要用作抗细菌菌、抗真菌药。

厚朴酚基本参数如下:

【英文名称】Magnolol

【别名】5’,5-二烯丙基-2,2’-联苯二酚

【化学名】,6’,7,12-Tetramethoxy-2,2’-dimethyl-1-beta-berbaman

【分子式及分子量】C18H1802,266.32

【CAS号】528-43-8

【结构式】

李加晓等应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厚朴进行萃取分离得到厚朴酚。用OSI法和烘箱法测定了厚朴酚对猪油、大豆油和10%乳浊液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厚朴酚在大豆油和猪油中抗自动氧化能力较弱;在10%乳浊液体系中,厚朴酚几乎未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中国粮油学报,2007年3月,第22卷第2期,71-74)。

厚朴酚为天然产物,生物利用度高、性质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此类化合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分子作用机制将逐步明确,这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并有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厚朴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厚朴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是抗肝癌药物或者抗宫颈癌药物。该抗肿瘤药物可以是针剂或者片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将厚朴酚加入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所述的肿瘤细胞可以是肝癌细胞、血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或者胰腺癌细胞。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肝癌细胞是Hep-G2。一般而言,加入厚朴酚的终浓度为1-100μM。例如,1-5μM,1-15μM,1-50μM,1-70μM,1-80μM,10-80μM,15-80μM,15-50μM,20-70μM,20-50μM,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厚朴酚。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肝癌或者宫颈癌。

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厚朴酚购自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纯度,HPLC≥98%。

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

利用本发明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各种常规筛选方法,可筛选出与厚朴酚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如受体、抑制剂或拈抗剂等。

本发明及其抑制剂、拈抗剂等,当在治疗上进行施用(给药)时,可提供不同的效果。通常,可将这些物质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性载体介质中,其中pH通常约为5-8,较佳地pH约为6-8,尽管pH值可随被配制物质的性质以及待治疗的病症而有所变化。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肌内、腹膜内、皮下、皮内、或局部给药。

以本发明的厚朴酚为例,可以将其与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联用。这类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这类载体包括(但并不限于):盐水、缓冲液、葡萄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组合。药物制剂应与给药方式相匹配。本发明的厚朴酚可以被制成针剂形式,例如用生理盐水或含有葡萄糖和其他辅剂的水溶液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诸如片剂和胶囊之类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药物组合物如针剂、溶液、片剂和胶囊宜在无菌条件下制造。活性成分的给药量是治疗有效量,例如每天约1微克/千克体重-约5毫克/千克体重。此外,本发明的厚朴酚还可与其他治疗剂一起使用。

当本发明的厚朴酚被用作药物时,可将治疗有效剂量的厚朴酚施用于哺乳动物,其中该治疗有效剂量通常至少约10微克/千克体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约8毫克/千克体重,较佳地该剂量是约10微克/千克体重-约1毫克/千克体重。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本发明提供了厚朴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厚朴酚是天然产物,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新的抗肿瘤药物或者其辅助成分进行开发,抑瘤效果明显,绿色环保,将为治疗和治愈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