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格孢属真菌xnsp-MG1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849.1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师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7/2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格孢属 真菌 xnsp mg1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链格孢属菌,具体涉及一种链格孢属菌xnsp-MG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resveratrol,3,4',5-三羟基二苯乙烯)是葡萄酒中主要的生物活性多酚。自1992年被认定为葡萄酒中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分以来,白藜芦醇越来越多地被证明具有预防和减缓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缺血性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功能,并有增强抗逆性和延长从酵母到脊椎动物多种生物生命的功效。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葡萄原料是决定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主要因素。虽然人们也尝试了其它方法来提高葡萄在采后和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如:在葡萄采后进行短时低温处理、紫外照射等方法可以提高葡萄中白藜芦醇含量,但其提高幅度有限。也有人将植物中控制白藜芦醇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从而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合成白藜芦醇,但表达结果尚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链格孢菌,该菌能够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白藜芦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sp.)xnsp-MG1(以下简称MG1),于2011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348,保藏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MG1在发酵产生白藜芦醇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MG1是从酿酒葡萄梅洛特的葡萄梗中分离出的, MG1发酵能够产生大量的白藜芦醇,而且生产能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植物内生菌分离纯化至形态学鉴定中所用培养基的作用流程图。
图2 白藜芦醇混标色谱图。
图3 菌株MG1的发酵液的液相色谱图。
图4 碳源种类对菌株MG1生长的影响直线。
图5 氮源种类对菌株MG1生长的影响直线。
图6 金属离子对菌株MG1生长的影响直线。
图7 培养温度对菌株MG1生长的影响曲线。
图8 菌株MG1菌落特征显微镜图。
图9a~b 菌株MG1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着生方式形状图。
图10 利用菌株MG1的ITS区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图11 菌株MG1在液体发酵中的菌体生长曲线(□)与白藜芦醇产生曲线。
图12 a~d分别是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和培养温度对菌株MG1发酵产生白藜芦醇影响的曲线。
图13 a~c分别是接种量与装液量、装液量与摇床转速、装液量与培养温度间交互作用对菌株MG1发酵产生白藜芦醇影响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附图和具体试验例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MG1的有益效果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分离源: 梅洛特葡萄,于2010年8月初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植资源圃,八成熟。
1.1.2培养基:(1)菌种分离纯化用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1 号琼脂培养基。(2)液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3)菌种鉴定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PCA),察贝克氏培养基(Czape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