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及发电机组无热源启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812.9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F23K1/00;F23L15/00;F23Q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启动 辅助 加热 系统 发电 机组 热源 方法 | ||
1.一种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磨煤机入口风道安装一套小油枪点火系统,对进入磨煤机的冷空气预热,使磨煤机达到工作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截止阀将锅炉的省煤器输灰气源与空预器吹灰蒸汽管路相通,提供空预器吹灰介质;锅炉点火启动后,通过开启主蒸汽管道上轴封汽阀门提供汽轮机轴封用汽;在锅炉点火燃烧蒸汽达到一定参数时,向发电机组的辅汽联箱供汽,再由辅汽联箱提供给水热力除氧和汽动给水泵冲转所需用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油枪点火系统包括所需的油箱或油桶、油泵、油系统调节装置、机械雾化式油枪、燃烧室、点火器,引自油箱或油桶的油管经油泵升压后送至油系统调节装置,燃油经油系统调节装置后,经机械雾化式油枪送入燃烧室,通过点火器点燃并与锅炉制粉系统密封风机出口送来的密封风混合强化燃烧,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烟气与磨煤机入口冷风混合后配成适当参数的热风送入磨煤机,以供磨煤机磨制煤粉运行所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系统调节装置包括进油阀和回油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上设置有火检探头入口,所述机械雾化式油枪的雾化空气和火检探头的吹扫风通过就地压缩空气管路引接,助燃风由锅炉制粉系统密封风引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室、中室,和后室,所述前室、中室,和后室均包括两层筒体: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其中每个室的内层筒体与外层筒体之间采用支撑筋支撑并相互间隔,三个外层筒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所述内层筒体内表面均设置有耐高温材料,外层筒体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前室上设置有火检探头入口。
7.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冷态启动油辅助加热系统进行发电机组无热源启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⑴ 开启空压机,建立压缩空气系统压力;
⑵ 按照锅炉冷态启动方式开启风系统:引、送、一次风机和密封风机;
⑷ 开启磨煤机的进出风通道;
⑸ 密封风至点火燃烧器助燃冷却风门开启30%开度;
⑼ 对燃烧器等离子进行拉弧;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⑵和⑷之间还包括⑶ :开启小油枪系统吹扫气阀;在步骤⑸和⑼之间还包括⑹:小油枪系统具备点火条件后,点火;步骤⑼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⑽ 满足磨煤机启动条件时启动磨煤机,到达一定参数时切换为锅炉自产热一次风制粉,停运小油枪点火系统;
⑾ 锅炉点火起压后,主汽压力0.4MPa时,开启主蒸汽至轴封供汽手动隔离门和电动隔离门及门后疏水阀进行暖管,稍开进汽调整门及门后疏水阀暖管;
⑿ 暖管结束后关闭轴封进汽管疏水阀,当主汽压力升至1.0MPa时开大主蒸汽至轴封母管进汽调整门,同时开启高中压及低压缸轴封进汽分路门向机组轴封供汽;
⒀ 通过轴封进汽调整门开度控制轴封母管压力在15~20kPa,当轴封进汽压力和温度稳定后关闭高中压缸及低压缸轴封进汽分路门后疏水阀;
⒁ 在高低压旁路投运的情况下,当再热冷段压力达到0.4MPa时开启冷再至辅联供汽隔离门和辅联疏水门,稍开冷再至辅联进汽调整门暖箱;
⒂ 辅联暖箱结束后关闭疏水阀,维持辅联压力在0.5~0.7MPa、温度200~250℃,开启辅联至高压缸倒暖隔离门进行高压缸倒暖操作,倒暖完成后按照现有“高压缸暖缸闷缸时间曲线”来确定闷缸时间;
⒃ 当主汽温度大于271℃时进行高压调阀室预暖;
⒄ 随着主汽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在确保辅联汽源稳定的情况下及时将轴封汽源切换为辅联供给,停止主蒸汽向轴封供汽;
⒅ 机组冲转与并网,完成冷态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未经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8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