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蒸汽夹套的螺旋供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139.9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J3/56;C10J3/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203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螺旋 供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供煤机,具体说涉及一种带蒸汽夹套的螺旋供煤机。
背景技术
流化床常压或加压造气工序以煤粉或焦粉为原料,采用富氧或纯氧及蒸汽混合物为气化剂使用连续法生产半水煤气,为合成氨及甲醇系统生产提供原料气。气化炉炉底锥体部位安装两台或三台螺旋供煤机(一开一备,或是两开一备),螺旋供煤机通常由螺旋输送本体、进出装置、驱动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螺旋供煤机左侧用法兰连接储煤槽,右侧为原料出口,输送煤粉或焦粉入气化炉,被气化炉锥体下部气体剂(纯氧或富氧+蒸汽)吹起流化生成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和少量甲烷组成的煤气供合成氨或甲醇使用。目前使用的螺旋供煤机螺旋面的形式为带式螺旋叶片,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煤、焦粉推移,煤、焦粉与螺旋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供煤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供煤机内腔并没有完全充满物料,因为螺旋供煤机的机体位于气化炉下部的高温区,气化炉煤、焦燃烧生成的高温煤气(850—1100℃)经常会窜入供煤机本体和储煤槽中,螺旋供煤机机体长时间高温会导致机轴及叶片受热变形,轻者叶片摩擦机体,造成驱动装置电机超电流,严重时电机跳车,供煤机停止工作。另外,高温煤气窜入储煤槽,达到燃点温度后,会造成储煤槽粉层爆鸣或爆炸,危害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蒸汽夹套的螺旋供煤机,该螺旋供煤机可以控制入煤管的温度在结焦温度以下,确保螺旋供煤机输送通畅,操作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与气化炉炉体相连的机体,机体内设有机轴,机轴上设有带式螺旋叶片,机轴的一端悬伸于机体外且与动力装置相连,机体上设有与储煤槽相连的原料进口,机体与气化炉炉体相连通的一端为原料出口,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蒸汽进口,夹套的一端封闭,夹套的另一端与气化炉炉体相连,且该相连端设有堵板,所述的堵板呈环状,其内径与机体外径相吻合,其外径与夹套的外壁直径相吻合,堵板上开设有蒸汽出口。
本发明的蒸汽出口整体呈弧形,蒸汽出口的弧长约占堵板周长的1/4。
本发明的夹套上还设有排水排污阀。
本发明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箱相连,减速箱与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螺旋供煤机的机体上设置夹套,利用夹套内的蒸汽把入煤管过高的温度降下来,以此来控制入煤管温度在结焦温度以下,保证此位置的原料不结焦、不挂疤,确保螺旋供煤机输送通畅、操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带蒸汽夹套的螺旋供煤机,包括与气化炉炉体1相连的机体2,机体2内设有机轴3,机轴3上设有带式螺旋叶片4,机轴3的一端悬伸于机体2外且与动力装置相连,具体说,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与减速箱12相连,减速箱12与机轴3之间通过联轴器13相连;机体2上设有与储煤槽5相连的原料进口,机体2与气化炉炉体1相连通的一端为原料出口,所述的机体2上设有夹套6,夹套6上设有蒸汽进口7和排水排污阀10,夹套6的一端封闭,夹套6的另一端与气化炉炉体1相连,且该相连端设有堵板8,堵板8呈环状,其内径与机体2外径相吻合,其外径与夹套6的外壁直径相吻合,设置堵板8的作用在于可以使蒸汽在夹套6内有一定的停留时间,控制入煤管温度在结焦温度以下,用蒸汽把入煤管过高的温度降下来,保证此位置的原料不结焦、不挂疤,确保供煤机输送通畅,操作稳定,这里所说的入煤管是指机体内部输送原料的管道,同时在堵板8上开设有蒸汽出口9,设置蒸汽出口是为了避免蒸汽夹套憋压,作为本发明更为优选的方案,蒸汽出口9整体呈弧形,蒸汽出口9的弧长约占堵板8周长的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夹套的材质与机体的材质相同,均为0Cr18Ni9。
具体使用时,将气化炉炉底的锥体部扩径,然后炉体的外侧钢板与夹套的外壁焊接,内侧采用耐火水泥勾缝。夹套所用蒸汽为0.5MPa的饱和蒸汽,换热后进入气化炉,夹套及蒸汽管线在开车前要进行保温,以防蒸汽中夹带过多的冷凝水发生水击,储煤槽按照操作规程,确保压差在150mm水柱以上,再通过蒸汽夹套降温,控制螺旋供煤机入煤管温度在结焦温度以下,保证此位置的原料不结焦,不挂疤,确保供煤机输送通畅,操作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