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73630.X | 申请日: | 201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安彦世一;荒木庆一;松山英一郎;水岛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17/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inductance)元件,其在压缩磁性粉末而成形的磁芯的内部埋入了线圈体,并且形成有在磁芯的底面收纳端子板的凹部。
背景技术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一种在磁芯的内部埋入了线圈体的电感元件。磁芯是压缩磁性粉末而形成的所谓压粉芯。磁性粉末是磁性合金粉末,对涂敷有绝缘树脂的磁性粉末进行压缩从而形成所述磁芯。
该电感元件的从线圈体延伸的端子板从磁芯的侧面突出,进而朝向磁芯的底面折曲,端子板的表面与磁芯的底面大致平行地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47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6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492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至3中所述的电感元件,在磁芯的底面露出的端子板的表面被设置于配线基板的焊盘部并通过软钎焊固定。为了在稳定的状态下在配线基板的表面设置电感元件,优选磁芯的底面和在该底面上出现的端子板的表面之间的台阶差部小。
因此,专利文献3所述的电感元件在磁芯的底面形成凹部,从磁芯突出的端子板被折曲并被收纳于所述凹部内。在该构造中,端子板的表面和磁芯的底面的台阶差部变小,可以稳定设置在配线基板上。
但是,当在磁芯的底部形成收纳端子板的凹部时,在形成凹部的区域,覆盖线圈体的磁芯变薄,相应地存在电感下降的缺点。尤其,如专利文献3所述那样,在形成有凹部的部分的磁芯的密度被设定成与其他的区域均匀的情况下,形成凹部引起的电感的下降率变大。
为了抑制电感的下降,需要在线圈体和凹部之间较厚地设定磁芯,从而形成小型的电感元件变得困难。
此外,通过减小凹部的面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电感的下降,但是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减小端子板,电感元件相对于配线基板的焊盘部的固定强度下降。进而,当减小端子板的面积时,当对线圈体通电时使在磁芯上产生的热从端子板向配线基板侧散热的作用下降。其结果是,磁芯的温度变高,容易产生流通于线圈体的电流的容许值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元件,其可以抑制在磁芯上形成凹部所引起的电感的减少。
本发明的电感元件,其具有:由导电性金属部件卷绕的线圈体、从所述线圈体延伸的一对端子板及至少在内部埋入了所述线圈体的磁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芯的底面形成一对凹部,向所述磁芯的外部突出的所述端子板以其表面与所述底面大致平行的朝向被收纳于所述凹部内,
所述磁芯为磁性粉末的集合体,所述凹部和所述线圈体之间的磁性粉末的密度被设定成比未形成所述凹部的所述磁芯的底面处的所述密度高。
在本发明的电感元件中,所述凹部从所述磁芯的侧面朝向中心形成,所述凹部的朝向中心的缘部与所述线圈体的内周端一致,或者所述凹部的朝向中心的缘部位于比内周端更靠中心侧的位置。
本发明优选所述凹部的所述缘部位于比所述线圈体的内周端更靠中心侧的位置,在所述线圈体的内周端的内侧且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分的磁性粉末的密度被设定成比未形成所述凹部的所述磁芯的底面处的所述密度高。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感元件在磁芯的底面形成凹部,在凹部收纳有端子板。因此,可以减小磁芯的底面和端子板的表面的台阶差部,可以在配线基板上稳定地设置磁芯并且对端子板和焊盘部进行软钎焊。
虽然在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分覆盖线圈体的磁芯变薄,但是由于在该部分磁性粉末的密度局部高,所以通过凹部和线圈体之间的区域的磁通密度变高。因此,可以抑制形成凹部所引起的电感的下降。
由于即使覆盖线圈体的磁芯比较薄也可以使通过该部分的磁通密度高,所以不需要令磁芯比所需以上更大或者更厚地构成,从而容易构成小型的电感元件。
此外,可以令凹部的端部延伸到线圈体的内周端的内侧。在此情况下,在线圈体的内周端的内侧的区域可以提高构成磁芯的磁性粉末的密度,从而可以提高电感。
由于可以增大磁性板的面积相对于磁芯的底面的面积之比,所以可以提高对配线基板的软钎焊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感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感元件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感元件的剖面图;
图4(a)是在模拟实验中使用的电感元件的侧视图,(b)是仰视图,(a)和(b)都透视表示线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