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泄漏双吸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518.6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松;张锡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泄漏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轴流泵和潜水混流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泄漏双吸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吸叶轮,如图1,主要由叶轮侧盖板2、叶片3、叶轮轮毂4组成。由于叶轮侧盖板2与泵体1之间阻止液体泄漏的方式是采用小间隙密封,它存在以下缺点:所造成的容积损失较大,据统计,由于泄漏量较大,导致单吸泵的容积效率只有9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泄漏双吸叶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无泄漏双吸叶轮,包括:叶轮侧盖板、叶片、叶轮轮毂、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侧盖板和泵体之间沿轴向依次是嵌套于泵体内的静环、套设于叶轮侧盖板上的动环、弹簧、固定在叶轮侧盖板上的旋转体,该弹簧轴向设置,使泵体、静环、动环和旋转体成紧配合,在静环和泵体之间设有泵体密封圈,动环和叶轮侧盖板之间设有叶轮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静环和泵体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泵体密封圈装设的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动环和叶轮侧盖板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叶轮密封圈装设的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旋转体通过螺钉紧固在叶轮侧盖板上。
本发明的优点:使叶轮的泄漏损失为零,泵的容积效率达到100%,大大提高整个双吸单吸泵的效率,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新型无泄漏双吸叶轮,包括:叶轮侧盖板2、叶片3、叶轮轮毂4、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侧盖板和泵体1之间沿轴向依次是静环6(在泵体上开设有供静环放置的止口,静环嵌设在该止口内)、动环7(动环套设于叶轮侧盖板的前部,动环的内径略大于叶轮侧盖板的外径)、弹簧9(不与叶轮侧盖板接触)、固定在叶轮侧盖板上的旋转体11,该弹簧轴向设置,由于有弹簧向两端的轴向力,使泵体、静环、动环和旋转体成紧配合, 在静环和泵体之间设有泵体密封圈5,动环和叶轮侧盖板之间设有叶轮密封圈8。
所述静环和泵体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泵体密封圈装设的环形槽。
所述动环和叶轮侧盖板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叶轮密封圈装设的环形槽。
所述旋转体通过螺钉10紧固在叶轮侧盖板上。
本结构采用接触式的密封形式,泵体密封圈有效防止液体从泵体和静环处的泄漏,而叶轮密封圈有效防止从动环和叶轮侧盖板处的泄漏。
使用时,叶轮轴带动叶轮旋转吸水,由于上述两个密封圈的密封,水只能从叶轮内部通过,不会从叶轮和泵体的缝隙里流出,使叶轮的泄漏损失为零,泵的容积效率达到100%,大大提高整个单吸泵的效率,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驾驶员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矿用多级潜水排污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