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莪术油自微乳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187.6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郝智慧;钟英杰;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107;A61K47/34;A61P7/02;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莪术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莪术油制备自微乳新剂型的工艺,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莪术油是从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川郁金(Curcuma sp)、莪术(Curcuma aeruginous roxb)的干燥根茎中经水蒸汽蒸馏法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而得的脂溶性成分。
莪术油在抗肿瘤、抗血栓、抗病毒方面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还具有抗早孕、抗菌、保肝、抗银屑病等作用。抗肿瘤是莪术油最主要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莪术醇和榄香烯。肝脏星形细胞实验表明,莪术油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外基质的分泌等机制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莪术油在脑缺血时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两大世界性难题,莪术油有效成分 (如莪术醇、榄香烯等)对这二类疾病均有确切疗效和作用,因此,莪术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药物。针对莪术油现代生物药剂学应用上的缺陷和小足.从新剂型新技术角度对莪术油进行研究,与传统剂型相比.自微乳能提高莪术油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对肿瘤的靶向性,掩盖不良气味和苦味,减少刺激性,降低毒副作用及提供不同给药途径等,从而达到莪术油的最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
发明内容
莪术油具有微溶于水、易挥发、生物利用度差、味苦不易口服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口服给药时的应用。自微乳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药物组成的均一、澄清液体。该系统在肠道内或37℃环境中,通过胃肠道蠕动或温和搅拌可自发形成粒径<100 nm的 o/w型纳米乳剂。SMEDDS可作为难溶性、易水解、味苦等药物的载体,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不稳定性药物的水解,掩盖不良味道。因此,将莪术油制成 SMEDDS新剂型,可有效地克服其在口服应用上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油酸乙酯、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橄榄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吐温-80、吐温-85为表面活性剂,甘油、PEG-400、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正交设计和伪三元相图法,以溶解状况、乳化速度、乳化程度、液面浮油层、分层沉淀等指标,筛选出最佳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主要由莪术油、吐温 80、油酸乙酯、PEG-400组成,其最佳质量比为 2.5:3:5:2。按其制备的莪术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乳滴粒径仅 66.7nm,在人工胃液的溶出度17min内已超过 95%。
该处方在 25℃下保存 12个月后稳定经老鼠药动学实验表明,莪术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吉马酮的AUC和 Cmax 分别是未经制剂修饰莪术油中吉马酮的 1.7倍和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种子及农作物种子应用原子铀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