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73154.1 | 申请日: | 201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 地址: | 22669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涤纶 竹纤维 混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属于纺纱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服装的发展趋势是“可机洗、洗可穿、易保养、轻薄化”,传统的纯纺如纯棉、纯毛等单一品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带来了设计上的缺陷。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绢、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
本发明的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65~75%,2 D×51mm的竹纤维25~35%。
优选地,
所述的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70%,2 D×51mm的竹纤维30%。
本发明的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保暖好、透气性好、柔软、染色鲜艳、卓越的抗起球,毛感好、防蛀、防紫外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均参考2007年7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杨锁廷主编的《纺纱实验教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70%,2 D×51mm的竹纤维30%。
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清花:通过清花机将原料维制成两种卷;
(2)梳棉:通过梳棉机将两种卷分别制成生条;
(3)并条:通过并条机将不同的生条合并成熟条;
(4)粗纱:通过粗纱机将合并的熟条欠伸变细成为粗纱条;
(5)细纱:通过细纱机将粗纱欠伸为一定支数的纱;
(6)络筒:通过络筒机将细纱卷成圆锥形筒子纱;
(7)称重打包成品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65%,2 D×51mm的竹纤维35%。
生产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75%,2 D×51mm的竹纤维25%。
生产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照例1
本对照例中,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55%,2 D×51mm的竹纤维45%。
生产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照例2
本对照例中,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 1.5D×38mm的常温常压染色涤纶纤维85%,2 D×51mm的竹纤维15%。
生产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比较实施例1~3和对照例的1~2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的纱线性质。
1)纱线线密度试验
纱线的线密度是纱线最重要的特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织物性能和外观风格,如硬挺度、光泽、纹路、耐磨性等。
对实施例1~3和对照例的1~2获得的阳离子涤纶竹纤维混纺纱进行纱线线密度试验。其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1 纱线线密度试验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