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敞开式焙烧炉火道拉砖和火孔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3049.8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东;崔银河;吕博;王敏;周善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开 焙烧 炉火 道拉砖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道拉砖和火孔布置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色冶金行业使用的敞开式焙烧炉火道拉砖及火孔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敞开式焙烧炉采用高温烟气与焙烧品间接加热的方法对焙烧品进行高温焙烧,高温烟气通过火道墙把热量传递至料箱中的焙烧品,火道拉砖不仅对火道墙起到支撑和稳固作用,同时通过拉砖改变烟气的流动的方向,达到使流场均匀化的效果;在强制加热阶段,外加燃料通过火孔加入到火道内进行燃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烟气在火道内流动时存在严重的“趋边效应”,流动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传热的均匀性。
2)局部位置由于没有设拉砖,使用过程中该区域由于高温以及料箱的侧压力,容易产生变形。
3)当在强制加热段往火道内加入燃气时,由于流动的影响,烟气通过火道隔墙过火孔的过火量过多,形成“过火”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敞开式焙烧炉火道拉砖及火孔布置方法,目的是通过调节火道拉砖的布置,使火道内烟气流场更加均匀;通过采用不等距火孔布置的方式,延长加入火道内燃气的火焰长度,改变其流动方向;通过局部增加火焰区拉砖数量,提高火道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敞开式焙烧炉火道拉砖及火孔布置方法,焙烧炉内相邻两个火道拉砖在高度方向上采用错开布置;在火道“W”流动形式的每一个转弯处,通过四块拉砖形成U型或倒U型的布置;采用不等距火孔布置的方式,缩小中部两个火孔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侧火孔与中部火孔的距离。
缩小中部两个火孔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侧火孔与中部火孔的距离是指:加长火孔与隔墙以及过火孔的距离。
在火孔下部的火焰高温区,增加了火道拉砖的数量。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通过火道拉砖的错开布置以及U型和倒U型的导流拉砖布置,改善火道拉砖和隔墙的背流区的气体流动,使火道气体流动更加均匀,增加火道温度的均匀性;通过不等距火孔布置,加长了火孔与隔墙以及过火孔的距离,延长了火焰长度,减少了过火孔的过火量,提高了高温热气流在火道内的传热效率;通过局部增加拉砖数量,提高了火道结构的稳定性,延长火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火孔;2、过火孔;3、火道拉砖;4、隔墙;5、U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敞开式焙烧炉火道拉砖及火孔布置方法,焙烧炉内相邻两个火道拉砖3在高度方向上采用错开布置,使相邻两块火道拉砖在高度不在一条直线上,使气流在高度方向上流动时更加均匀,改变了传统直线布置在拉砖背流区形成烟气滞留的现象。
在火道“W”流动形式的每一个转弯处,通过四块拉砖形成U型5或倒U型的导流结构,使气流转弯后流向隔墙4的背流区域,保证烟气在火道内流动的均匀性,同时保证传热的均匀性;缩小中部两个火孔1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侧火孔1与中部火孔1的距离,改变其流动方向,延长了火焰长度,减少过火孔的过火量。
缩小中部两个火孔1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侧火孔1与中部火孔1的距离是指:加长火孔1与隔墙4以及过火孔2的距离。
在火孔1下部的火焰高温区,增加了火道拉砖3的数量,加强高温区火道结构的稳定性。
传统的火道火孔1布置方式中,四个火孔的距离是等距的为L1,当烧嘴从火孔1中喷火时,由于距离过火孔2和隔墙4距离近,大量燃气从过火孔通过,造成气流短路,火焰过短,传热效率低等现象;本发明通过缩短中间两个火孔的距离至L3,并把两边的两个火孔向两边靠,将其与中间火孔的距离延长至L2,使火孔距离过火孔2和隔墙4的距离增大,通过这种不等距的火孔布置方式,使延长了从火孔喷出的火焰长度,减少了从过火孔通过的烟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体温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地理位置搜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