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2880.1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7/00;A61P25/02;A61K35/56;A61K33/26;A61K35/5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皮炎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全身皮肤有较明显损害者,又称之为弥漫性神经性皮炎。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都有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目前治疗此病主要采用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等办法,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川连2-8克,白蒺藜55-65克,磁石、生牡蛎各24-36克,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各10-20克,全蝎2-8克,蜈蚣1条,炙甘草6-14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川连4-6克,白蒺藜58-62克,磁石、生牡蛎各26-32克,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各12-28克,全蝎4-7克,蜈蚣1条,炙甘草8-12克。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过程如下:先将配比量的川连、白蒺藜、磁石、生牡蛎、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全蝎、蜈蚣、炙甘草放入煎药器皿中,加入超过药面2-3cm的凉水,浸泡30分钟,用猛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川连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白蒺藜有祛风,活血,清肝,治恶血症结、皮肤瘙痒的功效;磁石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功效;生牡蛎有强肝解毒,淤血净化,提高免疫,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红花有破血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皂刺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效;三棱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昆布有泄热利水,散结抗癌的功效;蕲蛇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全蝎有祛风,通络,解毒的功效;蜈蚣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炙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上述药物配伍,具有强肝解毒,健脾益气,祛风通络,消肿止痒,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为一疗程。
禁忌事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萝卜、羊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川连2克,白蒺藜55克,磁石、生牡蛎各24克,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各10克,全蝎2克,蜈蚣1条,炙甘草6克。
实施例2:川连8克,白蒺藜65克,磁石、生牡蛎各36克,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各20克,全蝎8克,蜈蚣1条,炙甘草14克。
实施例3:川连6克,白蒺藜60克,磁石、生牡蛎各30克,红花、皂刺、三棱、莪术、昆布、蕲蛇各15克,全蝎6克,蜈蚣1条,炙甘草10克。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的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制得中药选取5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服用3个疗程后,46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服用6个疗程后47名患者症状消失,3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经统计,本发明制得中药对神经性皮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4%。
(二)典型病例:
1、胡某,患神经性皮炎5年,一直靠外用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反复发作。服用发明中药3个疗程后,搔痒减轻,又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停药1年后未复发。
2、崔某,患神经性皮炎6年,全身性瘙痒,服用发明中药4个疗程后,症状减轻,又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龙,未经李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刺激助行装置的输出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层绞式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