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2842.6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郭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7/10;A61K31/4164;A61K31/4415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痤疮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Ⅲ、Ⅳ级痤疮疾病的药物“面痤净胶囊”。
背景技术
痤疮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西医治疗痤疮方法内服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为主,但有些药物含有四环霉素。如果长期服用,无形中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对孕妇尤其有禁忌。
维A酸类药物治疗,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但上述方法在治疗上存在片面性的问题,而且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治疗Ⅲ、Ⅳ级痤疮疾病的中西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西咪替丁6~7份、维生素B6 0.5~1份、大黄30~32份、 丹参120~128份、陈皮24~26份;
制备方法如下:将处方量净中药材大黄、陈皮、丹参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中药材量6倍,时间30分钟;第二次加水为中药材量4倍,时间60分钟;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浓缩至密度为1.30稠膏;加入已混匀的西咪替丁、维生素B6原料药粉搅拌均匀,在70-80oC干燥,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混合均匀,分装成每粒0.4g的1000粒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产品。
本发明产品的剂型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粉末,略有芳香气味,包装规格为60粒/瓶,服用方法为饭后温开水送服,口服一次6粒,早晚各一次。
本发明药物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调节脂类代谢,减少皮脂腺分泌,与外用药联用,内外结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对Ⅲ Ⅳ级痤疮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效果:
该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面痤净胶囊是胶囊制剂,该药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调节脂质代谢,减少皮脂分泌,与外用药联用,内外结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对Ⅱ、Ⅲ、Ⅳ级痤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病例选择
1.1 100例皮肤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皮肤科,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有关寻常痤疮诊断。痤疮患者(且采取pillshurv分类法)、Ⅱ、Ⅲ、Ⅳ度痤疮患者列为对象。100例痤疮患者;其中男性55例,年龄:14—32岁;女性45例, 年龄:14—30岁。
1.2 治疗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式试验,不设对照组。使用本发明药面痤净胶囊,一天2次,口服,一次6粒,饭后温开水送服。疗程8周,对治疗的患者于2周、4周、6周、8周各复诊随访1次,记录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的变化,在第8周末评价疗效。
二、诊断标准
2.1痤疮分级,采用采取pillshurv分类法;皮损表现Ⅰ、Ⅱ、Ⅲ、Ⅳ。颜面部为主。
Ⅰ级主要皮损是粉刺,皮损总数在10—30个:
Ⅱ级主要皮损是粉刺,并有丘疹和脓包,皮损总数在31—50个:
Ⅲ级丘疹和脓包较多,皮损总数在51—100个:
Ⅳ级皮损数目>100个,并可见结节囊肿数目在3个以上。
2.2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的百分率判定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皮肤损害消退率≥95%,无新发疹;显效:皮肤损害消退率≥70%—94%;
有效:皮肤损害消退率≥50%—69%;无效:皮肤损害消退率不足50%。
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例数之和占所有病例数百分比。
2.3疗效观察结果见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未经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畜用自动供水机
- 下一篇:安装装置、安装电子部件的方法、制造基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