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2405.4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民;魏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E21B47/07;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方博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数字化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属于螺杆泵井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油田采油区范围普遍较广,油井地点分散,数量多,油田螺杆泵井均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生产维护工作量包括量油、测压、录取电流、测扭矩、测电参数、调参、泵况诊断、生产数据分析、起停机操作等工作量。由于螺杆泵井是野外工作环境,数据的录取依靠岗位工人人工操作,带来工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数据反馈不及时影响原油产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螺杆泵井管理技术存在的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数据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
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螺杆泵井井口的工况数据,并将所述工况数据发送给远程终端模块;
若干个远程终端模块,用于通过基站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工况数据发送给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若干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远程终端模块发送的工况数据上报给远端数据监控模块;
远端数据监控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上报的工况数据,将所述工况数据分析后先存储于数据库,然后通过计量、诊断、辅助分析及其它二次开发程序对数据库数据进一步进行处理,并以WEB方式发布或进行报警处理。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管理的技术难度和工作强度,及时进行螺杆泵井的动态监测,自动录取各项技术参数并自动存储、回放,同时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远程起停机操作等功能,能够实现自动采集螺杆泵井的各项运行参数,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泵况诊断,弥补了原有人工管理方法的技术不足,提高了油田开发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直驱螺杆泵井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
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实时采集螺杆泵井井口的工况数据,并将所述工况数据发送给远程终端模块2;
若干个远程终端模块2,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1采集的工况数据发送给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
若干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用于通过基站将远程终端模块2发送的工况数据上报给远端数据监控模块4;
远端数据监控模块4,用于根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上报的工况数据,将所述工况数据分析后先存储于数据库,然后通过计量、诊断、辅助分析及其它二次开发程序对数据库数据进一步进行处理,并以WEB方式发布或进行报警处理。
具体的,螺杆泵井井口的产量、压力、温度等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1传输到单井的远程终端模块2(RTU控制器),电参数可由RTU控制器直接录取,井口的所有数据由RTU控制器经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McWill无线平台)远传到远程数据监控中心,在数据监控中心的远端数据监控模块4上可实现油井远程控制、计量算产、数据远程监测、工况异常报警、油井故障诊断等功能。数据同时连接到Internet网络(或者专线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管理办公室的计算机中。管理办公室的计算机可以向采油井上的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来远程控制采油井采油作业,真正做到了远程监控。井口控制器对外输出一个USB接口,可插入一个U盘,自动读取240小时的运行数据。
其中,井场设备包括RTU控制器和各类传感器(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RTU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采用433M小无线通讯,功率<10mW,传输距离<50米,满足设备现场需要(近距离,低功耗),同时该频段属于公用频段,符合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于频率及功率限制的要求。各类传感器为电池供电,定时休眠与唤醒,系统在设计上运用长休眠与短唤醒设计思路,既降低了传感器功耗,提高了电池寿命,同时实现了433M小无线通讯双向响应功能,使主动上报数据与被动轮巡采集成为可能,系统更加完善,同时RTU控制器之间以频点区分,有效果克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装置
- 下一篇:生物质油重组分与石油二次加工重质油混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