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2198.2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庆东;王芳平;邱仕麟;杨建红;柴登鹏;李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4 | 分类号: | C01G2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氧化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掺钛蓝宝石(Ti:Al2O3)是用于制造固态调谐激光器的基本原材料,它能在形成很短的脉冲,噪声仅为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十分之一,在遥感测量、激光雷达、潜艇通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掺钛蓝宝石(Ti:Al2O3)制备所需的基本原料为具有还原性的三氧化二钛。目前,制备三氧化二钛的方法主要是在四氯化钛存在的条件下,用氢直接还原二氧化钛以制备三氧化二钛。这些方法,过程复杂,并含有易挥发物质四氯化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节省工艺步骤,减少恢复性有害物质四氯化钛的使用,即能降低成本,又减轻对环境污染的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
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以二氧化钛和石墨粉为基本原料,通过热还原反应进行制备。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还原反应过程中加入碳化钛作为抑制剂。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热还原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钛与石墨粉按照质量比为5:1~5:3进行配比。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还原反应过程中加入碳化钛作为抑制剂,加入质量比为0.001%~10%的碳化钛。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还原反应是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压制成坯料,再在800~2000℃温度,进行热还原反应1-20小时。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还原反应在真空度为100Pa以下或者氮气气氛下或者氩气气氛下进行。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以二氧化钛和石墨粉为基本原料,通过热还原反应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反应过程通过添加抑制剂,通过一步热还原反应制备了三氧化二钛,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对环境的侵害,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备三氧化二钛材料的方法,以二氧化钛和石墨粉为基本原料,通过高温热还原法进行制备,在还原过程中加入碳化钛作为抑制剂。反应过程二氧化钛与石墨粉按照质量比为5:1~5:3进行配比,同时加入质量比为0.001%~10%的碳化钛作为抑制剂,制备时将指定计量比的无良均匀混合,压制成坯料,热还原反应温度为800~2000℃,在真空度为100Pa以下或者氮气气氛下或者氩气气氛下,反应时间为1-20小时。
实施例1
选用二氧化钛、石墨粉、碳化钛为材料,称取500克二氧化钛粉,称取100克石墨粉(按照质量比5:1),同时加入30克(质量比5%)碳化钛,经过球磨机充分混合后,用压力机压制成坯,然后在10Pa的真空条件下,在1200℃,烧结4小时后,成功制备三氧化二钛。
实施例2
选用二氧化钛、石墨粉、碳化钛为材料,称取500克二氧化钛粉,称取200克石墨粉(按照质量比5:2),同时加入7克(质量比1%)碳化钛,经过球磨机充分混合后,用压力机压制成坯,然后在氩气气氛下,在1600℃,烧结2小时后,成功制备三氧化二钛。
实施例3
选用二氧化钛、石墨粉、碳化钛为材料,称取500克二氧化钛粉,称取300克石墨粉(按照质量比5:3),同时加入0.8克(质量比0.1%)碳化钛,经过球磨机充分混合后,用压力机压制成坯,然后在氩气气氛下,在1980℃,烧结18小时后,成功制备三氧化二钛。
实施例4
选用二氧化钛、石墨粉、碳化钛为材料,称取500克二氧化钛粉,称取150克石墨粉(按照质量比5:1.5),同时加入0.65克(质量比0.1%)碳化钛,经过球磨机充分混合后,用压力机压制成坯,然后在氮气气氛下,在1980℃,烧结18小时后,成功制备三氧化二钛。
实施例5
选用二氧化钛、石墨粉、碳化钛为材料,称取500克二氧化钛粉,称取250克石墨粉(按照质量比5:2.5),同时加入75克(质量比10%)碳化钛,经过球磨机充分混合后,用压力机压制成坯,然后在氮气气氛下,在800℃,烧结5小时后,成功制备三氧化二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效提高自动变光电焊面罩响应速度的系统
- 下一篇:钒、钡活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