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1190.4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阳;董家红;端永明;张仲凯;杨永平;陈永对;陈穗云;郝小江;张廷金;高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姬介南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烟草 漂浮 育苗 大田 种植 花叶病 发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烟草漂浮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花叶病毒(TMV,Tobacco mosaic virus),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TMV是一种大小为300 nm×18 nm的刚直杆状病毒,核酸为单分子正链RNA,RNA被两千多个结构稳定的蛋白质亚基包裹,其结构特性决定了TMV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据报道,离体低温保存的TMV在数十年后仍然保持着侵染活性,在90℃条件下10min以上才能将病毒钝化。
烟草是最容易感染TMV的茄科植物之一,目前,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种烟地区广泛分布。感染TMV的烟草主要病症表现为:轻微花叶、重花叶、疱疹状花叶及黄化。苗期感染TMV会导致烟株矮化和畸形,大田期感染TMV的烟叶在发病后期被太阳照晒后容易产生坏死斑点。感染TMV的烟叶在烘烤后最突出的表现是叶片变薄、色泽变淡,即重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内在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感染TMV的烟草叶片中全氮、全钾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总糖、还原糖及施木克值显著下降。在早期发病严重的田块,TMV引起的产量和质量损失可高达90%以上。TMV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及豆科等36个科的400多种植物。所以,烟田中及烟田周边所采的植物样品均有可能成为TMV的初侵染源,另外,烟田中采集的土壤、周边的水源以及育苗盘和育苗基质若被感染,也可能成为侵染源。由于TMV稳定性极高、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侵染范围十分广阔、传播途径多样化,造成了TMV的防控十分困难,加之病毒的分子变异及耐药性的产生,目前生产上使用和市场上销售的抗病毒制剂或药物的药效正在逐渐退化,只能在短期内预防TMV的感染和症状的蔓延,达不到有效控制花叶病的目的,花叶病一旦爆发,将无法从根本上减轻花叶病给烟草生产造成的损失。
TMV主要以带毒汁液通过机械摩擦传染,田间通过病苗与健苗摩擦或农事操作造成的微伤口就足以让TMV进行再侵染。蝗虫、烟青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的迁飞也可造成TMV的普遍感染和传播。有研究表明在一些烟区,TMV的发生流行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优质烟生产区一些田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花叶病已严重威胁到烤烟的安全生产,甚至引起一些烟农群体上访等社会性问题。
烟苗移栽入田是烟草生产的一个关键步骤,烟苗根系离开苗床进入田地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将烟苗从苗床中人为地取出,这样就会给烟苗根系造成一定的损伤。烟苗移栽到大田的初期,烟苗根系的损伤、烟苗尚未完全成活,抗病能力弱以及植烟环境带毒的普遍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非常容易引起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传播和扩散。因此,开发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对于烟草安全生产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大田种植期烟草花叶病发生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移栽前烟苗病毒病检测、移栽苗处理、种植地处理和移栽后管理,具体为:
A、在烟苗移栽前7天,对烟苗携带TMV情况进行检测,带毒率超过5%的育苗盘内烟苗弃之不用;
B、移栽苗处理:在烟苗移栽前1~2天给烟苗喷施(体积比)0.5~5%的有机抗病毒剂1次,喷施量为每百平方米育苗盘60~120Kg;
C、种植地处理:在烟苗移栽前,对种植地烟塘内土壤施入有机抗病毒剂,施药量为0.5~1.0 Kg/亩;
D、烟苗移栽:对烟苗进行分拣,剔除弱苗,然后按技术规范进行烟苗移栽;
E、移栽后管理:烟苗移栽后每6~7天给烟苗喷施(体积比)0.5~5%的有机抗病毒剂1次,喷施量为15~40Kg/亩,连续喷施3~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1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整理鞋柜
- 下一篇:主链含哌嗪结构的大分子三嗪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