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碳团簇离子束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968.X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松;王世旭;张早娣;付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46 | 分类号: | C23C14/46;C23C14/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碳团簇 离子束 制备 超薄 方法 | ||
1.一种用碳团簇离子束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装置由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和真空系统组成,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依次相连,与真空系统连接,离子源产生团簇碳负离子束,经减速场在沉积靶室的基体上扫描形成超薄碳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源产生碳团簇离子束,以高密度的石墨棒作为溅射靶,溅射面是平面,溅射电压Vsp为5-6 k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源产生碳团簇离子束,溅射产生的碳团簇束由吸极引出孔引出,吸极电压VEX为10-15 kV。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器采用合轴装置,用双路交流电源代替直流电源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靶室内四面型铝靶外加抑制电极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9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
- 下一篇:节能消氢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