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蔬菜地土壤重金属Cd钝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0756.1 申请日: 2011-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250483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李建刚;董元华;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9K17/40 分类号: C09K17/40;B09C1/08;C09K101/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000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蔬菜 土壤 重金属 cd 钝化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蔬菜地土壤重金属Cd的钝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从工、农、生活中排放出来的重金属不断加多,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中重金属通过迁移和转化,不仅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危害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因此,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近年来,针对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的固化处置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目前对固化剂的研究除了常规的固化剂如水泥、沥青、玻璃、塑料等。这类固化剂对重金属的固化效果较好,然而对于普通大田里日益增加的重金属略显鞭长莫及。而化学修复因其简单易行、反应速度快,逐渐得到学者的青睐。通过向土壤中投放相应钝化剂以达到固化重金属是一种可行的土壤修复技术。本发明运用天然矿物和植物材料,以达到钝化Cd和改良土壤的双重目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高效农业菜地土壤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钝化土壤中Cd的钝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蔬菜地土壤重金属Cd 钝化剂,其特征在于由天然矿物粉和植物材料组成,其中植物材料在钝化剂中所占的比例是15%wt~60%wt,有机质含量为5%wt~20%wt,所述天然矿物粉为由石英5-15质量份,碱性长石10-15质量份,磷灰石10-20质量份,水云母5-8质量份、蛭石3-5质量份、绿泥石10-15质量份、蒙皂石12-15质量份、凹凸棒石5-8质量份和高岭石5-12质量份组成。植物材料由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的混合物,其中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范围是16-20% :30-35% :44-55%。

所述植物材料和矿物粉的比例是15%wt~25%wt,有机质总含量为5%wt~8%wt,适用于钝化Cd浓度≤1ppm的土壤。 

所述植物材料和矿物粉的比例是45%wt~60%wt,有机质总含量为10%wt~20%wt,适用于钝化Cd浓度≤5ppm的土壤。

上述蔬菜地土壤重金属Cd 钝化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时,钝化剂占需改良土壤质量的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

有益效果:本施肥方法所用的矿物粉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的天然粉末状材料。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及中微量元素,并且各种养分元素比例适宜,长期使用有助于改良土壤。并且可以钝化重度污染土壤中的Cd,使其交换态含量为0,恢复土壤的健康生产能力。所以本发明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钝化剂1:由植物材料和矿物粉混合而成,其中植物材料与矿物粉的质量比例为20%,有机质总含量为5.8%wt;所述天然矿物粉为石英10份,碱性长石12份,磷灰石15份,水云母7份、蛭石4份、绿泥石12份、蒙皂石14份、凹凸棒石7份、高岭石10份。粉碎成100目粒径的粉末,经检测矿物粉中:全氮磷钾养分为3%wt;中量元素:钙、镁和硫的总含量为3.6g/kg;微量元素:铜、锌、锰、铁、硅和硼的总含量为0.62 g/kg,pH为6.8;植物材料由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的混合物,其中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范围是18% :32% :50%。

钝化剂2:由植物材料和矿物粉混合而成,其中植物材料与矿物粉的质量比例为50%,有机质总含量为9%wt;所述天然矿物粉为石英10份,碱性长石12份,磷灰石15份,水云母7份、蛭石4份、绿泥石12份、蒙皂石14份、凹凸棒石7份、高岭石10份。粉碎成100目粒径的粉末,经检测矿物粉中:全氮磷钾养分为3%wt;中量元素:钙、镁和硫的总含量为3.6g/kg;微量元素:铜、锌、锰、铁、硅和硼的总含量为0.62 g/kg,pH为6.8;植物材料由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的混合物,其中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范围是18% :32% :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