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氧化铝纳米线薄膜的湿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627.2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哲圣;陈信洁;陈金菊;邓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铝 纳米 薄膜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铝纳米线薄膜的湿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湿敏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食品质量监控与储存、气象及环境监测、家用电器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而且要求器件更轻便、更准确、成本更低。湿敏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按所涉及的材料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高分子聚合物型,电解质型,半导体陶瓷材料型和纳米薄膜材料型。高分子聚合物型响应快、精度高,但易老化和被污染;电解质型原理简单,灵敏度高,但在高湿环境中易潮解,可测量范围窄;半导体陶瓷材料型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效果较好,但易被污染,需要电热反复清洗;而纳米薄膜型不仅体积小,响应快,而且灵敏度高,寿命长。其中,纳米级的氧化铝(Al2O3)材料湿敏特性优良,并具有弹性模量较高、耐高温的优点,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Al2O3材料的感湿机理源于其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其中材料的比表面积以及对水分子的吸附/脱附机制将影响到所制备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与湿滞特性。
近几年,从材料体系上看,对Al2O3湿敏特性的研究从传统的各种Al2O3复合陶瓷材料,延伸到多孔氧化铝(AAO)膜,再到Al2O3纳米管。已有的研究表明,Al2O3复合陶瓷材料由于表面积小,对湿度的敏感度有限,准确度及选择性都远不及纳米材料。纳米级Al2O3材料(AAO膜/Al2O3纳米管)由于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为水分子的吸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又由于水的介电常数较高(约为80),被吸附后可导致Al2O3材料电学性质的改变,更易实现对湿度的高灵敏度检测。已有专利CN 101105468A基于多孔氧化铝(AAO)膜去掉基底,制备拥有通孔AAO结构的湿敏传感器。
在高湿度区,湿敏主要是通过多层物理吸附实现,由于物理吸附键能较小且吸附的水分子量较大,所以易吸附/脱附,湿滞小且灵敏度很高。在低湿度区,由于Al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通常需经过多种化学腐蚀和清洗,在纳米孔洞内或材料表面残留的杂质离子,通过静电引力与高极性的水分子互相吸引导致水分子的吸附,甚至演变为化学吸附,可使纳米级Al2O3材料亦具有低湿度湿敏感应。但化学吸附键能较高,水分子难以脱附,尤其是水分子化学吸附在AAO膜的孔洞中或Al2O3纳米管的内壁上,易造成较大的湿滞效应。
因此,AAO膜制备的传感器,比表面积较大,在湿度的全程范围内都有响应,但由于裸露在表面的杂质离子有限,所以在(相对湿度)RH≤70%时,敏感度较低,湿敏变化很小(Youngdeuk Kim,Bongbu Jung,Hunkee Lee,et al.,Capacitive humidity sensor design based onanodic aluminum oxide,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9,141:441-446)。而Al2O3纳米管较AAO比表面积更大,所以在整个湿度范围内更敏感,但管状结构的毛细管作用易造成较大湿滞,且制备方法为化学法,需经过各种高温处理,历时较长、过程复杂。另外,Al2O纳米管要制备成传感器还需要复杂的后续加工处理,不易于批量生产(Baochang Cheng,Baixiang Tian,Cuicui Xie,et al.,Highly sensitive humidity sensor based on amorphous Al2O3nanotubes.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1,21,1907-1912)。
技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