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及U型拉铆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0613.0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伏凯;潘树平;胡方年;刘宇;刘洋;贾云龙;李新荣;张荣;代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08 | 分类号: | F16B19/08;B21J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连接 方法 铆钉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主要用于汽车和其它钢结构中的轴与平板的连接。属车辆配件、部件类(B60R)。
(二)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或是其它钢结构上,轴和面的连接结构如图7:需要将平板4n和轴5n连接为一体,设置与平板4n平行的一平板4m,轴5n夹入两平板间,两块平板四周开相配合的四个安装孔,装入四根螺栓1n和相配合的螺母2n,拧紧螺母,便将轴和平面连接一体。此结构存在如下问题:①此结构必须增加一个附加面,即平板4m,这样就制约了某些窄小空间的地方采用,容易产生干涉的现象,尤其在汽车上空间狭窄,难以留出地方。②由于采用普通螺栓1n和螺母连接,普通螺栓不仅抗拉、抗剪强度低,防水性差,易变形,安装后易脱落,难以保证紧固连接的质量;特别是在汽车或是钢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连接部分的振动更容易使螺栓和螺母发生脱落,进而造成了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及U型拉铆钉,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汽车和其它钢结构中的轴与平板的连接用普通螺拴带来的紧固质量差,特别是在汽车或钢结构运行过程中,连接部分的振动更容易使螺栓和螺母发生脱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另一目的是解决窄小空间难以使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其特征是有如下步骤:
1)制作连接轴和平板的两个相同规格U型铆钉和四个相配合的套环,每个套环由装于Z向前端的法兰盘和后端的套环筒组成,每个U型铆钉包括U型两端头的与设置的旋转铆接器内套前端的螺孔连接的外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邻的且与套环配合的环槽段以及U型底端的卡住轴的光杆U型段。2)将轴放入两个光杆U型段内,每个U型铆钉的两边杆插入安装孔并穿过平板,再将套环套于环槽段。3)启动旋转铆接器正向旋转按钮,前端内套正向旋转前移,外螺纹段被旋入旋转铆接器螺孔内固定。4)启动旋转铆接器的液压按钮,内套沿Z向向后拉动U型铆钉,旋转铆接器外套相对内套沿Z向向前移动,从后向前将套环挤压在环槽段外,外套前端紧压在法兰盘表面;沿平板Y向两组U型拉铆钉用同样方式安装,四个旋转铆接器同时铆接,将轴紧固定于光杆U型段和平板间。5)启动旋转铆接器反向旋转按钮,内套反向旋转后移脱离外螺纹段,外套在液压作用下后移,旋转铆接器离开U型拉铆钉,轴与平板的固定完成。
上述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所需的U型拉铆钉,其特征是:设连接轴和平板的两根相同规格U型铆钉和四个相配合的套环,每个套环由装于Z向前端的法兰盘和后端的套环筒组成,每个U型铆钉包括U型两端头的与设置的旋转铆接器内套前端的螺孔连接的外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邻的且与套环配合的环槽段以及U型底端的卡住轴的光杆U型段。
采用上述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和U型拉铆钉,有关优化设计尺寸的选择如表1:对应U型拉铆钉的产品规格、被铆接平板厚度L4和轴直径D5分别为LMUC-T16-24、L4=19.1-31.8和D5=51;LMUC-T16-37、L4=31.8-44.5和D5=70时;其外螺纹段直径D1.1、外螺纹段长度L1.1、环槽段外径D1.2、环槽段长度L1.2、U型段直径D1.3、U型段长度L1.3、法兰盘直径D2.2、法兰盘厚度L2.2、安装孔直径D4.1的取值分别设计为表1中序号1、序号2的数值;其中:LMUC-T16表示规格16的U型拉铆钉;24,37表示标记铆接厚度表1单位:mm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