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昆虫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552.8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顺;杨智舜;林育庆;蔡宏营;林建宏;贺陈弘;朱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顺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昆虫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昆虫的检测台,并且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限制微小昆虫使其停留于检测区中以利检测昆虫特征的检测台。
背景技术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及变异的科学,其属于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许多其它分支,例如,基因工程学,其为基于遗传学对基因的研究所衍生出来的新兴科学。由于基因与遗传蕴藏生物本身的奥秘,可通过微观的角度观察并解释宏观的生物现象,同时基因遗传学的发展亦可能解决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老化与疾病,因此,各界莫不重视对基因的研究。
果蝇的基因数量约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然而,控制果蝇发育的基因与人类的控制基因相似,加上果蝇生命周期短、可大量繁殖等适合进行遗传实验的优点,使得果蝇在基因研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提供我们对今日的遗传学的知识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果蝇的遗传基因研究上,基因工程研究者需要收集未交配过的雌果蝇,以保证遗传实验操作上不会受到其它雄性基因的污染导致实验失败。欲分辨未交配过的雌果蝇,传统的方法是以人力将果蝇固定于显微镜底下,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果蝇的腹部特征来挑选出未交配过的雌果蝇。但由于果蝇均是一次大量培养,且雌果蝇羽化8小时后即达性成熟,因此这种以人力挑选未交配的雌果蝇的方式必须持续以同样间隔的时间进行,以避免雌果蝇在培养储存槽中即进行交配。由于果蝇体型过小,常常为了调整果蝇至容易观察或检测的位置而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因此,上述挑选未交配的雌果蝇的作法相当效率不佳。
除了果蝇之外,不论是要分辨不同种类的昆虫或是同种类昆虫中不同的特征,同样都是需要通过上述作法进行辨识,因此也都具有传统方法耗费人力、时间以及效率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微小昆虫检测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可限制微小昆虫使其停留于检测区中以利检测昆虫特征,。
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微小昆虫检测台包含有一本体,并且本体形成缩口式容置空间贯通本体。缩口式容置空间被本体的多个侧壁所环绕,侧壁中包含互相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并且第二侧壁相较于第一侧壁而言具有较小的面积。微小昆虫检测台进一步包含底板,其系可拆卸式地结合本体并覆盖于缩口式容置空间第一贯通面上,进而形成缩口式容置空间的底面。底面上设置检测区,可用来承载微小昆虫以利观察或检测。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上形成第一开口穿过缩口式容置空间的第一侧壁,用以供微小昆虫进入缩口式容置空间。此外,本体上形成第二开口穿过缩口式容置空间的第二侧壁,用以供微小昆虫离开缩口式容置空间。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微小昆虫检测台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微小昆虫检测台应用于检测微小昆虫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微小昆虫检测台 10、20:本体
12、22:底板 14、24:上盖板
100、200:缩口式容置空间 102、202:第一侧壁
104、204:第二侧壁 106、206:第一开口
108、208:第二开口 120、220:检测区
1000、2000:第一贯通面 1002、2002:第二贯通面
209:抽气孔 3:培养槽
4:检测器 5: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微小昆虫检测台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微小昆虫检测台1包含本体10以及底板12,其中底板12可拆卸地接合本体10。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0形成缩口式容置空间100。详言之,本体10中形成多个侧壁,并且这些侧壁环绕缩口式容置空间100以界定出缩口式容置空间100的形状,此外,缩口式容置空间100贯通本体10,故于本体10的表面产生上下两个贯通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顺,未经陈荣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