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871.7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淳;路关生;雷振林;林永泽;张军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32 | 分类号: | C04B33/3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宋秀珍 |
地址: | 722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次 干燥 烧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材机械制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砖瓦生产企业使用的一次性干燥码烧制砖工艺,由于受下层湿砖坯强度限制,一般只能码到一定高度(12层),就不能再继续往上码砖坯了,该工艺主要存在下述缺陷:一是效率低,对原料及制砖机要求相对较高;二是产量低,容易出现坯体变形严重甚至产生倒塌现象,窑室利用率低,因此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采用辅道I和辅道II将砖坯的含水率自然降低到一定程度,提高砖坯底层的抗压强度,再进行二次码放使砖坯能够码放至一定量的高度,充分利用干燥室和烧结窑的空间提高产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多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首先使砖坯在多条辅道上循环将砖坯的含水率自然干燥降低,在自然脱水的砖坯上再码放湿砖坯,然后送入干燥室加温干燥,通过自然干燥方式使砖坯能够码放至烧结窑的空间足够容纳高度。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通过切条、切坯机后的砖坯进入自动码坯机,所述自动码坯机将砖坯码放在位于辅道I的窑车上;
2)所述窑车行走至辅道I端部时,通过摆渡车I将窑车摆渡至辅道II上;
3)所述窑车从辅道II一端行走至另一端时,通过摆渡车II将窑车摆渡至干燥室轨道上;
4)当窑车沿干燥室轨道行走至自动码坯机处时,由自动码坯机再次将砖坯码放至原有的砖坯上;
5)所述窑车继续向前行走进入干燥室内被加温干燥;
6)所述窑车从干燥室内出来后,由摆渡车I将窑车摆渡至烧结窑轨道上并进入烧结窑内烧结;
7)所述窑车从烧结窑内出来后,向前行走至烧结窑轨道端部并由摆渡车II将窑车摆渡至辅道I上,所述窑车在辅道I行走至卸砖位置,由卸坯机将成品砖卸装到指定位置即可。
重复步骤(1)至步骤(4),可将砖坯码放至一定量的高度,充分利用干燥室和烧结窑的空间提高产率。
进一步地,所述辅道I上设有多个窑车,形成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码坯机不间歇码坯。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窑上的排气管道出口与干燥室连通,所述干燥室上设有排蒸汽管道。烧结窑排气管道排出高温气体,直接通入干燥室内加温,节约能源,降低损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底部砖坯的含水率自然降低到一定程度,提高底部砖坯的抗压强度,再进行二次码放使砖坯能够码放至一定量的高度(18层),充分利用干燥室和烧结窑的空间提高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原料及制砖机的要求;解决了底层砖坯因过大的承载负荷而导致的严重变形及倒塌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多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首先使砖坯在多条辅道上循环将砖坯的含水率自然干燥降低,在自然脱水的砖坯上再码放湿砖坯,然后送入干燥室加温干燥,通过自然干燥方式使砖坯能够码放至烧结窑11的空间足够容纳高度。如使用粘土制砖时,由于成型砖坯含水率较高,砖坯强度低,一般在115mm方向仅码放低于6层,再码高将造成坯垛下部砖坯变形甚至塌垛。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第一次码放的6层砖坯经过自然干燥脱水,循环码放高度最终可达18层。
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通过切条、切坯机后的砖坯进入自动码坯机1,所述自动码坯机1将砖坯码放在位于辅道I 2的窑车10上;辅道I 2上设有多个窑车10;
步骤二:所述窑车10行走至辅道I 2端部时,通过摆渡车I 3将窑车10摆渡至辅道II4上;
步骤三:所述窑车10从辅道II4一端行走至另一端时,通过摆渡车II5将窑车10摆渡至干燥室轨道6上;充分利用辅道I 2和辅道II4的长度,将砖坯的含水率自然降低到一定程度,提高砖坯底层的抗压强度;
步骤四:当窑车10沿干燥室轨道6行走至自动码坯机1处时,由自动码坯机1再进行二次码放使砖坯能够码放至一定量的高度,可达到20层;
步骤五:所述窑车10继续向前行走进入干燥室7内被加温干燥;
步骤六:所述窑车10从干燥室7内出来后,由摆渡车I 3将窑车10摆渡至烧结窑轨道8上并进入烧结窑11内烧结;烧结窑11上的排气管道12出口与干燥室7连通,干燥室7上设有排潮管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转向盘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废弃砖粉生产的轻质环保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