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713.1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王漪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信息 输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可用集群管理领域,资源是集群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重要单元。集群的所有操作最终都会体现在资源上,而资源状态也能够最直接地反应集群的运行状态。同时,资源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同一个资源可能依赖于其他资源,也可能被其他资源依赖。在认识集群资源时,弄清资源间的依赖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资源信息表示方式是表格形式列出资源信息。这种方式虽然对资源的展示比较全面,但资源间的关系不够直观,用户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各个资源间的依赖和被依赖关系,从而对集群的整体情况的认知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和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处理节点间资源的信息使得资源间依赖关系更直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此处待权利要求核定后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以有向图的方式输出节点间资源的依赖关系,简单且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依赖关系的有向图的示意图;
图3为对图2所示有向图进行重心重排后得到的有向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资源信息的输出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资源信息的输出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获取每个资源节点与系统中其他资源节点在资源上的依赖关系;
其中该依赖关系可以由用户输入方式来获取。
步骤102、为所述每个资源节点分配在资源层次的位置,其中位于第i+1个层次的资源节点的资源依赖位于层次为小于或等于第i个的资源节点的资源,其中,i=1,2......,N,N为正整数;
具体来说,如果资源节点1的资源依赖资源节点2的资源,则可以称资源节点1为依赖资源节点,资源节点2为被依赖资源节点,上述生成资源层次的原则就是依赖资源节点的层次要低于被依赖的资源节点的层次。当然,某一个依赖关系中的被依赖资源节点也有可能是另一个依赖关系中的依赖资源节点,同理,某一个依赖关系中的依赖资源节点也有可能是另一个依赖关系中的被依赖资源节点,但是,不会出现相互依赖的情况。
举例来说,资源节点与其他资源节点的关系决定该资源节点在图形中的层次位置,遵循的原则为,资源节点所在层至少为所有依赖于它的资源的下一层。
步骤103、获取存在依赖关系的两资源节点所处的层次之间的差距为1的一组资源节点;
如果存在依赖关系的两资源节点所处的层次之间的差距不为1,则在两个资源所在层之间的各层上均增加一虚拟节点,使两资源节点通过该虚拟节点相连。
举例来说,如果资源节点A和B存在依赖关系,如果资源节点A在第1层,资源节点B在第4层,则两资源节点所在层之间的层次为第2层和第3层,则可以在第第2层和第3层均增加一虚拟节点,资源节点A和资源节点B之间通过增加的虚拟节点相连,从而在体现了资源节点A和B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前提下,又保证了存在依赖关系的两资源节点所处的层次之间的差距为1。
实际上,虚拟节点将一个关系分成两段,它将在跨层关系的中间层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虚拟节点可以认为是一个虚拟的资源节点,它作为图形的一部分,连接存在跨层关系的资源节点。当然,如果存在两个关系资源间的层次差大于2,可以递归插入虚拟节点,直到不存在跨层关系。这个过程叫做图形的层次化过程,经过这一步,可以得到一个层次化的有向图。
步骤104、以同一依赖关系中层次差距为1为基准,连接依赖关系中两资源节点,得到依赖关系的有向图;
步骤105、输出所述依赖关系的有向图。
仍以上例进行说明,层次1的资源节点A连接与该依赖关系对应的位于层次2的虚拟节点,而该位于层次2的虚拟节点连接与该依赖关系对应的位于层次3的虚拟节点,同时该位于层次3的虚拟节点又与层次4的资源节点B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