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油减振器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526.1 | 申请日: | 201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伍长彬;肖祖玉;甘新刚;汤朝霞;刘定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2 | 分类号: | F16F9/4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减振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硅油减振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硅油减振器是用于控制发动机曲轴扭振的重要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硅油吸收曲轴的扭振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硅油的温度升高。如果不在减振器外壳上安装散热装置,硅油的温度可超过100℃。长时间在如此高温下工作,将加剧硅油的老化,影响硅油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同时大大缩短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硅油减振器的热消散能力差,引起硅油过早失效,降低减振效果及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硅油减振器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散硅油减振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硅油减振器总成壳体的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片,散热片是环形的,散热片上面有冲压成形凸起的散热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散热筋一排或多排均匀分布在散热片上。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一步限定:所述散热片是采用冲压方式成形。
有益效果:由于在硅油减振器两端面设有散热片,增加了减振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消散能力,减少硅油由于过早失效而引起的扭振效果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散热片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片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散热片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散热片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硅油减振器总成壳体,2、散热片,3、散热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散硅油减振器散热装置,在硅油减振器总成壳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片2,散热片2是环形的,散热片上面凸起的散热筋。
在图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上面凸起冲压成形的散热筋3,散热筋3成螺旋状布置,与环形散热片径向顺时针方向成30~60°,散热筋个数为50~90个,散热筋一侧开口,与散热片基底成10°~30°向上的夹角,散热筋厚度为0.5~1.5mm,高度为2.5~5mm。散热片及其上的散热筋是冲压成形的。
在图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上面凸起冲压成形的散热筋3,散热筋3成径向布置,散热筋个数为50~90个,散热筋厚度为0.5~1.5mm,高度为2.5~5mm。散热筋是冲压成形的。散热片及其上的散热筋是冲压成形的。
在图5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上面凸起冲压成形的圆弧状散热筋3圆弧状散热筋3成螺旋状布置,与环形散热片径向顺时针方向成30~60°,散热筋个数为50~90个,散热筋内外端面开口,散热筋厚度为0.5~1.5mm,高度为2.5~5mm。散热片及其上的散热筋是冲压成形的。
在图6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散热片2上面凸起冲压成形的散热筋3,散热筋3成螺旋状布置,与环形散热片径向顺时针方向成30~60°,散热筋3分内、外两圈布置,内圈20~40个,外圈50~90个,散热筋厚度为0.5~1.5mm,高度为2.5~5mm。散热片及其上的散热筋是冲压成形的。
在上述散热片的实施例中,散热筋3既可以是翻边形成的凸起,也可以是拉延变形形成的凸起散热筋(散热筋的两端都与散热片本体连接)。
在上述散热片的实施例中,散热筋3可以是拉延变形形成的凸起散热筋(散热筋的两端都与散热片本体连接),凸起散热筋的两侧面开有散热槽。
在上述散热片的实施例中,散热筋3既可以是单侧翻边形成的凸起,也可以是双侧翻边形成的凸起。双侧翻边形成凸起的含义是:在散热片本体上冲压出槽,槽的两侧翻出形成翻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若干结构的变型和改进,这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