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374.5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0;B66B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置式无 机房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将原机房内的控制柜、曳引机、限速器等置于井道内,无机房电梯的优点是有效地减小了井道尺寸。
目前,普通无机房电梯的曳引主机、电梯控制柜均安装于电梯井道的顶部。当电梯出现故障时,首先必须操纵电梯控制柜及曳引主机,才能进行进一步抢修,由于现代楼房均已高层为主,电梯抢修人员需要通过楼梯至顶层才能进行抢修,从而大大增加了抢修难度和时间,同时在这种电梯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电梯曳引机、电梯控制柜运送至楼房顶层,同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公告号为CN2883287Y的中国发明(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其将对重后置于井道内,曳引机布置在井道底部对重侧井道壁内。从其说明书附图2可以看出,其曳引轮1虽然位于井道中,但驱动曳引轮1的曳引主机及其电控箱仍然位于井道底部对重侧井道壁内的一个机房中,仍然需要在底坑旁边建设一小机房空间,用来固定主机及控制柜。其缺点在于:在底坑旁边设置一机房空间的成本较高,相当于特别设计一个地下室,要考虑防水,再要考虑检修人员怎样到地下室房间进行检修通道的问题。因此,实际上该实用新属于下置式有机房电梯,按照该结构,其曳引主机、对重架组件的布置只能设置在井道后侧,仍然存在占用空间面积大、检修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上述电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与上述无机房电梯相比,具有所占井道空间小,安装检修方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包括轿厢及其轨道、对重及其轨道、设置在井道内连接轿厢和对重的绳轮升降机构,所述绳轮升降机构与曳引机连接,曳引机与电控装置连接,所述对重以及曳引机置于井道底部的一侧,并位于轿厢的侧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对重以及曳引机置于井道底部的一侧,并位于轿厢一侧轨道的侧面;
所述对重以及曳引机置于井道底部的同一侧,并位于轿厢一侧轨道的同一侧面;
所述对重、曳引机以及电控装置置于井道底部的同一侧,并位于轿厢一侧轨道的同一侧面;
所述曳引机借助钢樑架置于井道底部的同一侧,所述钢樑架以及曳引机并位于轿厢一侧轨道的同一侧面。
所述连接轿厢和对重的绳轮升降机构的结构如下:钢丝绳顺序连接轿厢绳头架、轿厢反绳轮、轿厢定滑轮、曳引轮、对重定滑轮、对重反绳轮以及对重绳头架,对重反绳轮借助支架与对重连接;所述轿厢反绳轮位于轿厢底部;所述轿厢轨道所在面以及对重轨道所在面、对重定滑轮的轮面、对重反绳轮的轮面分别与井道的侧壁面平行,轿厢定滑轮的轮面与井道的侧壁面之间带有倾斜角度。
所述轿厢反绳轮包括安装于轿厢底下部的两个滑轮,所述两个滑轮之间连接的钢丝绳与井道的侧壁面之间带有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曳引机固定在最底层,最底层前后墙体上开洞,然后预埋一根承重钢梁,再将曳引机固定在承重梁上,对重以及曳引机置于井道底部的一侧,并位于轿厢的侧面,充分利用井道空间。不需要如对比文件1所示,在底坑旁边需建设一小机房空间,用来固定曳引机及控制柜。
2、对比文件1的曳引机、对重架组件布置仅可以设置在井道后侧。本发明中曳引机、对重架组件可以固定在井道底层任何位置,其实施例将对重、曳引机以及电控装置置于井道底部的同一侧,并位于轿厢一侧轨道的同一侧面,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占用井道空间。
3、对比文件1的电控装置(集成控制柜)固定在底坑旁边小机房内,本发明的电控装置(集成控制柜)安装于电梯最底层的厅门口一侧,如此可以不需要占用井道空间。
4、对比文件1的轿厢反绳轮固定在轿厢上方,本发明轿厢反绳轮固定在轿厢底部,如此可以缩小顶层空间。
5、轿厢反绳轮与轿厢底下部的两个滑轮连接,所述两个滑轮之间连接的钢丝绳与井道的侧壁面之间带有倾斜角度,如此使得曳引钢丝绳具有最短的距离,而且曳引最灵活。
从井道俯视图可见,本发明的井道占用空间比对比文件1少很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井道一侧的对重、曳引机及其绳轮升降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绒粘合剂搅拌装置
- 下一篇:高色素炭黑生产工艺中的碳酸钾配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