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线拉丝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7974.X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峰;李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3/02;C22F1/08;C21D9/56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拉丝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丝机组,尤其是一种铜线拉丝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铜线生产行业中,对于铜线拉丝通常分工进行,首先对铜线进行拉丝,然后待全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处理,其他的加工工序也都如此。为了提高铜线生产的效率,铜线生产线一体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与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线拉丝机组,能够对铜线进行拉丝、退火冷却。调整拉张力等加工,极大提高了铜线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铜线拉丝机组,其包括铜线送线装置、铜线拉丝机、铜线收线装置,铜线送线装置包括了顶端设有送线轮的送线架,铜线拉丝机包括上端设有翻盖的机箱,机箱内设有孔径递减的拉拔模以及喷撒拉丝液的喷头,铜线收线装置包括有收线架;
上述铜线拉丝机组还设有铜线退火冷却机、铜线张力调节装置,从上游至下游排列顺序依次为铜线送线装置、铜线拉丝机、铜线退火冷却机、铜线张力调节装置,铜线收线装置;
上述铜线送线装置装配有设有至少两层摆放层的摆放架,摆放架安装设置于送线架的中轴位置处,上述送线轮的中轴两端设有相对称的转轮,两转轮间设有若干连接条使送线轮的轮径由中间向两侧递增;
上述机箱的一侧箱壁设置有至少包括五个拉拔模,拉拔模之间相互间隔开,上述箱壁于相邻拉拔模之间设置有铜线导向轮;
上述铜线退火冷却机包括有退火冷却机机身表面平放设置的退火盒,退火冷却机的进线、送线端分别设置的导线轮,上述退火盒的下游与送线导线轮的上游间依次平放设置有水冷却盒与气冷却盒,退火盒、水冷却盒、气冷却盒的盒底分别设有若干退火液进孔、冷却水进孔、冷却气进孔,退火冷却机机身表面在铜线输送转向处均设有导线轮;
上述铜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了呈盒状的基架,其一侧板为工作板,工作板设有一竖条形开口,铜线固定轮设置安装在工作板外表面且位于条形开口正下方,张力调节轮设置在工作板外表面且其轮轴穿过条形开口,张力调节轮轮轴装配有连接升降装置的吊架,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张力调节轮直径;
上述收线架旁设有架体,架体位于收线架上方设有水平架层,架层上表面设有一个收线轮盘,收线轮盘凹槽的外周设有至少两个指向收线轮盘凹槽的推杆,推杆的杆头装配有轮轴竖直的滚筒,所属收线轮盘上表面边缘设有一横向支撑杆,杆头设有导向轮且位于收线轮盘外。
进一步地,上述摆放架优选设置了三层的摆放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第一摆放层、第二摆放层、第三摆放层,其中第一摆放层为摆放架的底层,送线轮的中间处设置了具有粗糙表面的筒状传送轮,筒状传送轮的表面均匀铺设了与铜线走向垂直的凸条。
进一步地,上述拉拔模的模孔位于模内后段,拉拔模前段的空腔腔壁处设有喷头,拔模前段的空腔设置有一个带有缺口的闸门,喷头位于闸门和模孔直接,闸门关闭时,缺口位于铜线的移动线路上。
进一步地,上述各个拉拔模模孔的中轴线以及各个铜线导向轮上方的水平切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拉拔模前方导向轮靠近该拉拔模的竖直切线,位于该拉拔模所位于的竖直空间内。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盒、水冷却盒与气冷却盒均以机身表面为盒底,盒顶设为翻盖,且进线管和出线管设置在相对的两盒壁处;上述退火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水冷却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气冷却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两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盒设有三个退火液进孔,退火液进孔和固定块交叉排列,水冷却盒设有三个冷却水进孔,冷却水进孔和固定块交叉排列,气冷却盒设有两个冷却气进孔,分别设置在固定块所在的盒底,固定块块身设有一个和冷却气进孔相匹配的洞孔,冷却气进孔通至固定块内部的模孔。
进一步地,上述基架内设有竖杆,其上下端分别位于基架的顶板与底板,张力调节轮吊架设有套环并套装在竖杆上,张力调节轮的吊架部分位于穿过条形开口位于基架外,并由链条连接至控制电机,基架顶板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齿轮,上述链条通过上述导向齿轮,基架顶板外表面设有两同轴单轮的铜线导向轮,张力调节轮和铜线固定轮均设有含至少三个同轴单轮,且张力调节轮和铜线固定轮的单轮数目相同。
进一步地,上述张力调节轮和铜线固定轮相邻单轮之间的间隔距离均一致,铜线导向轮的内外两个单轮与铜线固定轮内外端处的两个单轮分别同垂直面,两轮轴同垂直面,铜线固定轮与张力调节轮内外端处的两个单轮同垂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