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724.4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霞;蔡东照;瞿文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24;D04B21/00;D04B21/20;D01H4/02;D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面料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耐洗涤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流行的衬衫面料大部分都是棉混制品,然而棉混制品存在着以下的缺点:(1)棉产品弹性较差,容易起皱;(2)棉产品有着很强的吸水性,当其吸收水份后棉纤维膨胀,使得产品变形,寸法变化率不良;(3)在潮湿的状态下,棉产品如遇细菌或者真菌,棉纤维会分解,使面料发霉变质;(4)棉产品如长时间与日光接触,强力降低,纤维会硬发脆;(5)棉产品颜色无法达到鲜艳的程度,而且染色牢度较低;(6)棉短纤维产品的起毛起球性能很差,一般只有2级左右。
如中国公开专利CN101768869中提出了一种全棉衬衫的免烫处理方法。该方法虽然克服了全棉织物容易起皱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传统免烫衬衫因焙烘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黄变问题,但是无法解决棉产品的寸法变化不良,面料容易发霉变质,染色牢度低下,而且起毛起球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改善上述棉混制品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起毛起球性能、染色牢度佳、洗涤耐久性优异的100%涤纶针织面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为100%聚酯(以下简称PET)纤维针织面料,其中30~70重量%的纱线为高收缩PET纱线;且该针织面料经向和纬向的洗涤寸法变化率均在-3.0%~1.0%之间,经向和纬向的刚性均在0.02gf·cm2/cm以上,抗起毛起球性达到3级以上。
如果该针织面料中高收缩PET纱线的混率低于30重量%的话,多次洗涤后容易发生变形,影响面料外观;而如果大于70重量%的话,由于PET纱线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较大程度的收缩,纱线排列紧密,使得面料丧失了针织品所特有的柔软风格。
通过使用高收缩PET纱线,使针织面料的形态安定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其经向和纬向的洗涤寸法变化率均在-3.0%~1.0%之间,本发明针织物的洗涤寸法变化率的测试方法如下:
根据国标GB/T8629进行测试:使用水平滚筒、前门加料型洗衣机(A型洗衣机)的5A洗涤程序(陪洗物:纯聚酯变形长丝针织物,洗涤温度:40±3度)进行洗涤,测试洗涤前后面料的经向和纬向的尺寸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洗涤后的针织物尺寸-洗涤前的针织物尺寸)/洗涤前的针织物尺寸×100%。
该针织面料使用高收缩PET纱线后,其面料具有了一定的骨感,其经向和纬向的刚性均在0.02gf·cm2/cm以上。本发明针织织物的刚性测试方法如下:
根据编织物的力学特性在KES(Kawabata’s Evaluation for Fabrics)机器上测试,织物的弯曲刚性用B值表示。试验布大小为20cm×20cm,测试试验布单位长度的弯曲力矩M与曲率K之间的倾斜度。表示曲率K为0.5和1.5之间的倾斜度与曲率K为-0.5和-1.5之间的倾斜度的平均值。
该针织品使用了PET纤维,其起毛起球性有了大大地提高。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3级以上。
本发明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如下:
根据国标GB/T4802进行测试:采用圆轨迹法对织物表面起毛起球性能及表面变化测试的方法。
试验参数:压力为780cN,起毛次数为0,起球次数为600回。
试验后沿织物纵向将一块已测试样和未测试样并排放置,对其进行评级,一般分为5个等级。
5级的状态为无变化。
4级的状态为表面轻微起毛和(或)轻微起球。
3级的状态为表面中度起毛和(或)中度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部分表面。
2级的状态为表面明显起毛和(或)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大部分表面。
1级的状态为表面严重起毛和(或)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整个表面。
本发明所使用的高收缩PET纱线的沸水收缩率为20%以上,如果收缩率小于20%,则形态安定性提高的效果不佳。这里的沸水收缩率的测试方法如下:
将一定长度的纱线放入100度的热水中处理30分钟后自然晾干,测量纱线热水处理后的长度收缩率,计算公式如下:
(沸水处理前纱线的长度-沸水处理后纱线的长度)/沸水处理前纱线的长度×100%。
本发明使用的高收缩PET纱线的粗细度为100D以下,如果超过100D的话,则此针织物就不能在衬衫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