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66148.3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邢亮;徐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设备 背光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显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设备也称3D显示设备,其主要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原理,获得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或不同时间上的两幅图像,并将这两幅图像分别投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中,从而使人左、右眼中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再经过大脑对具有视差的左、右眼中的图像进行合成,就会产生深度视觉,即形成立体图像的显示效果。
目前3D显示设备在显示立体图像时主要是利用3D分时显示技术来实现。当3D显示设备采用液晶屏幕时,由于液晶固有的显示特性,导致其在3D分时显示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原因为:在显示立体图像时,液晶屏是由上到下逐行刷新显示的,而液晶分子具有滞留性,即在液晶分子上施加的电压消失后其极间电容不会马上消失,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并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是一直保留到再次给液晶分子施加一个电压,因此,在利用3D分时显示技术显示立体图像时,每一场图像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在当前刷新行以上的图像为当前场的内容,在当前刷新行以下的部分仍保留为前一场的图像内容。而对3D分时显示技术来说,相邻两场图像分别为提供给左眼和右眼的图像,因此,液晶的滞留特性导致左、右眼在观看不同的图像内容时将出现串扰问题。
为解决上述串扰问题,Samsung公司提出了一种插入黑场的解决方式,即将左(L)、右(R)眼图像在每一场显示画面之后插入一场全黑的图像,如图1所示,显示一幅左眼图像后插入一场黑信号,这样在显示下一幅右眼图像时,由于上一场已经变黑,不会再有左眼图像的残留,因而不会造成左、右眼画面的串扰。但是,这种解决方式必须提高场频,需将120Hz的场频提高到240Hz,才能插入黑场。
为了不提高场频,且能解决3D显示中左、右眼画面串扰的问题,Nvidia公司提出了一种延长显示屏上图像保持时间(即VBI时间)的解决方式,如图2所示。这种方法需要配合快门眼镜和背光控制,即在画面扫描过程中,快门眼镜开关以及背光开关都关闭,在画面扫描完成后,再打开快门眼镜开关以及背光开关,这样由于画面扫描完成后,显示屏上的画面都是左眼(L)或右眼(R)的图像,因此不会存在串扰问题。但是由于扫描时间不可能无限短,现有技术水平只能将VBI的时间延长到每帧显示图像的1/3,因此,利用这种方式虽然可在不提高场频的基础上解决左、右眼画面串扰的问题,但是最终所获得的3D图像的亮度最多为2D图像亮度的1/6(即VBI所占一周期的比例乘以二分之一)。
Hesense公司提出一种通过控制背光的方式来解决左、右眼画面串扰的问题,即将显示屏划分为N(N≥4)个区,参考图3(图中以N=4为例),当一个区域内对当前图像场的数据刷新并响应后,该区域对应的背光打开,其他区域对应的背光关闭,使得左右眼在观看图像时不会出现串扰问题。但是,这种解决方法将3D图像的亮度降为了2D图像亮度的1/(2N)。
如何在不提高场频的情况下解决左、右眼画面串扰的问题,并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越来越成为3D显示技术中所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提高场频的情况下解决左、右眼画面串扰的问题,且提高了所显示画面的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液晶显示屏和背光单元以行的方向划分为相对应的N个区域,其中,N≥4;
设置液晶显示屏上左、右眼图像交替显示过程中每帧图像的扫描时间为T1,保持时间为T2,则液晶显示屏上每一区域的扫描时间为T1/N;
设置每一区域所对应的背光单元打开后所持续的时间为T4,且T4=T2+T1/N;
使具有一定视差的左、右眼图像交替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且每一区域所对应的背光单元打开时的时间不早于完成该区域当前图像的扫描及响应时的时间。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每一区域所对应的背光单元打开时的时间等于完成该区域当前图像的扫描及响应时的时间。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每一区域扫描后的响应时间T3满足关系式:T3≤(N-2)*T1/N。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每帧图像的扫描时间T1与保持时间T2的比值为2∶1。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N为4。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T3=T1/2。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换向极
- 下一篇:一种中型直流电机电枢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