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5725.7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120736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9
发明(设计)人: 谭建 申请(专利权)人: 谭建
主分类号: A61K36/884 分类号: A61K36/884;A61P9/10;A61P7/02;A61K31/045;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704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中风 偏瘫 药物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中风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平均为140万~200万人口,东方人高于西方人,其中尤以东欧国家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较高,排在第一。我国紧随其后,根据80年代中期对部分城市和21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结果,在我国以缺血性脑中风为主,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相对比例达到3.82 :1。这种病不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我国为此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百亿。

西药方面,现有治疗脑中风的药物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恢复供血为目的药物,如溶栓药、抗凝剂、稀释剂、抗血小板药等;另一类是以神经保护为目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等。由于溶栓药存在易致脑出血,血液稀释法尚未获得大规模GCP试验确证效果,抗凝剂、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预防和防止复发,所以现有的药物用于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缺陷,尚缺乏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上市;神经损伤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单用上述的任何一种神经保护剂临床疗效不太理想,组合使用又缺乏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目前,西医临床对此类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药因其具有毒副反应小、作用缓和持久、疗效稳定可靠等特点,在预防及治疗脑中风面显示出了优越性。这一点,已经为诸多临床及基础研究所证实。

所以对治疗脑中风的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必要性,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正体现了这一治则理念,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易于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原料药物组成由黄芪50份、红参30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三七20份、肉桂20份、赤芍20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全蝎5份、蜈蚣5份、茯苓15份、泽泻15份、川牛膝20份、甘草15份、冰片4份;

所说该药物制剂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1)按比例取上述药材,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备用;

(3)丹参用70~80%的乙醇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

(4)川芎、肉桂、红花、丹参等药渣与黄芪、赤芍、桃仁、茯苓、泽泻、川牛膝、甘草等7味药材加4~8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合并,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80%,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与丹参稠膏混合,真空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1)中所述的细粉,混合均匀,过筛,加入辅料,用乙醇制粒,干燥,并加入上述川芎、肉桂、红花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密封放置30~60分钟,制成所需的剂型。

优选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黄芪50份、红参30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三七20份、肉桂20份、赤芍20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全蝎5份、蜈蚣5份、茯苓15份、泽泻15份、川牛膝20份、甘草15份、冰片4份;

所说中药组合物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1)按比例取上述药材,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备用;

(3)丹参用7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建,未经谭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