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5332.6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博宜;大屋瞬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2 | 分类号: | B41J11/02;B41J2/01;B41J2/1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在吸引记录纸的同时搬运记录纸的吸引压板的喷墨打印机,更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当打开搭载有吸引压板的开闭盖时,记录纸的搬运路变成开放状态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滚筒纸等连续纸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方面,提出有以下一种方案,即为了不使在压板上搬运的连续纸浮起而与喷墨头的喷嘴面干涉,而具备吸引压板的打印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其表面具有用于吸引记录纸的多个吸引孔的吸引压板的打印机。
另外,滚筒纸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中,在进行滚筒纸更换等时需要进行记录纸安装操作,即将从收纳于滚筒纸收纳部的滚筒纸拉出的记录纸安装成通过喷墨头与压板间、送纸辊与挤压辊间等,而从排出口抽出的状态。提出有如下一种方案,即当打开滚筒纸收纳部的开闭盖时,记录纸的搬运路也切换成开放状态的打印机,以便能够容易进行该记录纸安装操作。这样构成的打印机已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644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48040号公报
在此,在打开开闭盖后记录纸的搬运路切换成开放状态的喷墨打印机中,与喷墨头对置的压板被搭载于开闭盖的一侧。在将吸引压板搭载于开闭盖时,需要通过吸引管道连接配置于打印机主体的固定侧的吸引风扇的吸引口与移动侧的吸引压板之间。对此,为了配置具有可充分追随伴随开闭盖的开闭而变动的吸引压板与吸引风扇间的距离的长度的可挠性吸引管道,或者为了不受因开闭引起的长度变动的影响,需要沿着经由开闭盖的开闭中心位置的路径引回吸引管道。即便在任何一种的情况下,吸引管道也会增长,经由吸引管道的吸引流路的流路阻力增加,导致吸引力的损失变大。由此,需要配置容量比较大的吸引风扇,导致不利于打印机的小型、低成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能够经由较短的吸引流路来连接打印机主体侧的吸引风扇与开闭盖侧的吸引压板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闭盖,其可开闭地安装于打印机主体;
吸引压板,其被搭载于该开闭盖,并具备用于吸引记录纸的吸引部;
吸引风扇,其安装于所述打印机主体;
吸引流路,其相对于所述吸引压板的所述吸引部,可连接及断开所述吸引风扇的吸引口。
根据本发明,伴随开闭盖的打开而吸引压板移动时,吸引流路可断开吸引风扇的吸引口与吸引压板的吸引部。另外,当伴随开闭盖的关闭而吸引压板恢复至原始位置时,吸引流路可连接吸引风扇的吸引口与吸引压板的吸引部。因而,吸引流路只要是与开闭盖关闭时的吸引风扇的吸引口和吸引压板的吸引部的距离相对应的较短长度即可。另外,由于可缩短吸引流路,所以能够降低吸引空气的流路损失,并能够避免吸引风扇的大型化。
本发明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吸引流路包含吸引管道,当打开所述开闭盖时,所述吸引管道从所述吸引口断开。
根据本发明,当打开开闭盖时,吸引管道被断开,该吸引管道用于连接位于固定位置的吸引风扇的吸引口与被搭载于移动侧的开闭盖的吸引压板的吸引部。因而,吸引管道只要是与开闭盖关闭时的吸引风扇的吸引口和吸引压板的吸引部的距离相对应的较短长度即可。另外,由于能够缩短经由该吸引管道所形成的吸引风扇至吸引压板的吸引流路,所以能够降低吸引空气的流路损失,并能够避免吸引风扇的大型化。
此处,在具有形成于打印机主体的记录纸收纳部的情况下,所述开闭盖作为用于开闭该记录纸收纳部的开闭盖。当打开该开闭盖时,从收纳于记录纸收纳部的记录纸抽出的记录纸的搬运路切换成开放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记录纸安装于搬运路的操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预先将所述吸引管道与所述吸引风扇的所述吸引口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预先在所述吸引压板的所述吸引部上形成关闭所述开闭盖时与所述吸引管道的管道开口端抵接的压板侧开口端。若预先在开闭动作的吸引压板一侧安装吸引管道时,需要预先确保空间,以便在开闭盖的开闭时不使该吸引管道与其他部分发生干涉。通过预先在打印机主体侧的固定位置配置吸引管道,由此,能够避免开闭盖的开闭所需空间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打印机的小型化。
另外,通过经由衬垫等密封件使吸引管道的管道开口端抵接于压板侧开口端,由此,能够保持气密状态,并能够避免或者减低空气泄漏,从而能够将吸引压板的吸引特性维持于良好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