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管芯体的清洗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4869.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3/08;B08B13/0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0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 管芯 清洗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二极管芯体清洗工艺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二极管芯体(即封装前引线、芯片处于外露状态的半成品)清洗工艺过程是:纯水超声清洗—异丙醇超声清洗—转换—烘干。
在“纯水超声清洗—异丙醇超声清洗”过程,由于治具的携带,使纯水成了对异丙醇的污染源,并伴随着生产的持续,异丙醇含水浓度逐渐增加,导致其脱水能力逐渐降低。同时,水本身携带的污染物产生了对异丙醇的污染,导致异丙醇杂质浓度逐渐上升,导致在清洗过程对电子器件产生二次污染。
受成本因素的影响,一次性消耗异丙醇(IPA)无法实现,因此随着异丙醇使用周期的延长,电子器件的污染程度逐渐加剧。
由于液态物质对空气悬浮杂质的强吸附性,在转换工序,液态异丙醇附着在电子器件芯片表面时,吸附环境中的悬浮物、人体分泌物(钠离子、尿素、油脂等)等杂质离子,再次污染了器件的芯片。吸附的杂质离子在经过烘干后残留在芯片表面,导致二极管的信赖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电子器件造成污染的二极管芯体的清洗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纯水超声清洗、异丙醇超声清洗、转换和烘干工序,在所述纯水超声清洗后,还设有脱纯水工序;在所述异丙醇超声清洗后,还设有脱异丙醇工序。
所述脱纯水工序和脱异丙醇工序分别采用离心机进行。
本发明在异丙醇超声清洗前后分别增加离心机脱水装置。异丙醇超声清洗前的离心机脱水,是消除液态水在治具以及电子器件的附着,降低去离子水对异丙醇的污染,延长异丙醇使用周期,实现成本节约。异丙醇超声清洗后的离心机脱水,是消除液态异丙醇在治具及电子器件的附着,降低降低对空气杂质的吸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纯水超声清洗、异丙醇超声清洗、转换和烘干工序,在所述纯水超声清洗后,还设有脱纯水工序;在所述异丙醇超声清洗后,还设有脱异丙醇工序。
所述脱纯水工序和脱异丙醇工序分别采用离心机进行。
实际操作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1、纯水(去离子水)超声清洗;
2、离心机脱水;
3、异丙醇超声清洗;
4、离心机脱异丙醇;
5、至转换工序将器件转移到铝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油罐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解铜粉自动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