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TOM与ARM的在线式实时振动检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64710.9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莲;王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哲;黄丽莲 |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tom arm 在线 实时 振动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运行状况的在线式机械振动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机械故障的诊断,多数采用振动诊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传统的在线式检测仪,综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早期预测故障的能力。但是,由于系统构成复杂,操作比较繁琐,费用昂贵,故应用上受到限制。
2)传统的离线式检测仪,具有适用范围广、能够对各类设备进行诊断分析的特点,是传统的在线式的良好补充;然而由于体积大、不便携带,实时性差。
3)基于单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该类设备功能比较简单。单CPU系统受其硬件资源、算法和速度的限制,主要完成振动信号时域特征的测量,并且测试精度低,实时性差,数据存储容量小,一般无故障诊断功能,只能借助于PC机对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4)基于主从式双CPU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分析器。该类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前端CPU控制能力强的优势和后端CPU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完成对振动信号的数字滤波、时域特征检测、频域特征检测,但是缺乏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也缺少有效的数据管理与存储功能,对复杂的多任务处理就会显得吃力。
现有在线式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手持式缺乏人机交互界面,不能在线随时检测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机械故障,特别是当设备工作环境恶劣,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手持式的应用更受到了限制。因此不能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线式实时振动检测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抵抗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易用、实时性好、节省人力资源、处理能力强的振动检测仪,针对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ATOM和ARM的在线式实时振动检测仪,包括传感器、ARM平台和ATOM平台。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与ARM平台相连,ARM平台与ATOM平台相连,传感器将设备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ARM平台上的A/D模块对电信号进行采样,并通过ARM处理器的控制传输到ATOM平台,ATOM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在图形化界面上显示。
ATOM平台在Linux操作系统下管理数据和开发人机界面,并可远程控制ARM处理器改变采样速率,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和现场诊断。
ATOM平台和ARM平台之间通过串口线连接,实现对振动信号的实时处理。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利用主从式双CPU的系统实现在线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性好。使用ATOM平台作为主处理器,可以充分利用ATOM平台运行的操作系统管理数据和开发人机界面,操作简单。
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适用于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的振动检测;
2.无需人工巡检,降低工作量,节省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实时性好、简单易用;
4.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处理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整体框图
图2是软件设计模块图
图3是Linux内核配置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1.硬件部分
本发明的整体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由传感器、ARM平台和ATOM平台组成。
ATOM平台采用Intel ATOM Z510处理器,搭配Intel us15w单芯片系统控制器,相比传统x86双桥片架构功耗更低,配置更加灵活。UP-Atom510外扩常用接口和控制器,包括5个USB接口,100M网卡,1000M网卡,PS2键盘鼠标接口,音频接口,串口以及VGA接口,同时底板上还有PC104总线接口。
工作过程如下: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由振动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经A/D转换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直接送入ARM处理器进行存储。将存储数据经过串口线传输到远程ATOM平台,在Linux系统下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并将处理结果送人机界面进行显示,通过频谱图了解机械设备运行状况,进而进行诊断。
2.软件部分
2.1软系统的总体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哲;黄丽莲,未经王明哲;黄丽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线的防翻绞合分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量表读数采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