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音响面盖与前挡板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4486.3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华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音响 挡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音响面盖与前挡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新技术的运用,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的“防震”与“防噪”是衡量汽车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众所周知,汽车音响是汽车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因此提升汽车音响的“防震”与“防噪”效果是一直技术人员考虑的重要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面盖与前挡板装配一直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面盖不与前挡板接触,此种做法由于面盖前端没有支撑,因此面盖与中框配合的前端容易产生共振。另外一种是在面盖前端设计插脚,如图4所示,通过面盖上的插脚和前挡板上的插孔相配合,使面盖和前挡板连接在一起。图5是插孔和插脚配合的放大图,插脚的结构如图6所示,此种做法由于面盖的的插脚与前挡板的插孔不能完全做到无间隙,因此面盖的插脚与前挡板的插孔容易上下碰撞而产生共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面盖的插脚与前挡板的插孔容易上下碰撞而产生共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升汽车音响的质量的汽车音响面盖与前挡板连接结构。
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本发明前挡板上设置插孔,在面盖的一侧边上设置插脚,插脚和插孔相配合,前挡板和面盖通过插脚和插孔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插脚上位于插脚和插孔间隙处设有一块凸起,凸起与插孔内壁接触,凸起端面为斜面。
凸起是楔形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面盖与前挡板连接在一起,面盖前端得以固定,不再产生面盖与前挡板的共振。同时,面盖的插脚与前挡板的插孔的配合是过盈配合,因此面盖的插脚与前挡板的插孔上下碰撞而产生的共振也不再产生,从而提升汽车音响的“防震”与“防噪”效果,同时凸起很小,相比整体增加插脚厚度,有利于节省材料,采用楔形结构,凸起端面为斜面,更加容易装配,且达到过盈配合,使贴合更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音响面盖与前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插脚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插脚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插孔,2、插脚,3、前挡板,4、面盖,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表示出本发明汽车音响防止共振的面盖与前挡板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插孔1和插脚2。插脚2设在面盖4一侧边上,插孔1设在前挡板3上,前挡板3和面盖4通过插孔1和插脚2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插孔1和插脚2有三对,均匀分布。
如图3所示,在每个插脚2上都设计了一块凸起5,凸起5是楔形结构,凸起5端面为斜面。
图2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插孔1和插脚2的配合。凸起5位于插孔1和插脚2间隙处,凸起5与插孔1内壁接触,插孔1和插脚2实现过盈配合。此种做法既保证了面盖插脚可以插入前挡板插孔,又保证了面盖插脚可以与前挡板插孔实现无间隙,从而达到防止五金面盖与前档板上下碰撞而产生共振响的效果。使得汽车音响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华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华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的引纬组件
- 下一篇:连续模块化设计PECVD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