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277.9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吕爱平;郑光;吕诚;姜淼;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34 | 分类号: | A61K36/734;A61K36/8888;A61P3/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肥胖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主要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持续上升。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隐患、特别是导致发生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故已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过,相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可供选择的抗肥胖药物不仅数量少,且西药治疗还存在疗效有限、长期安全性数据缺乏、大量毒副作用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楂、首乌、丹参、葛根、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大黄、三七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肥胖,疗效优良,副作用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3-17、首乌16-24、丹参13-17、葛根13-17、黄芪8-12、白术8-12、茯苓13-17、半夏8-12、陈皮5-7、大黄5-7、三七(冲)2-4。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6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本发明处方寒温相适,气血兼顾,标本同理,共奏健脾化浊, 祛痰逐瘀之功;因此本发明制得的复方中药制剂疗效优良,副作用小,适宜长期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临床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3、首乌16、丹参13、葛根13、黄芪8、白术8、茯苓13、半夏8、陈皮5、大黄5、三七(冲)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5、首乌20、丹参15、葛根15、黄芪10、白术10、茯苓15、半夏10、陈皮6、大黄6、三七(冲)3。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7、首乌24、丹参17、葛根17、黄芪12、白术12、茯苓17、半夏12、陈皮7、大黄7、三七(冲)4。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3、首乌16、丹参13、葛根13、黄芪8、白术8、茯苓13、半夏8、陈皮5、大黄5、三七(冲)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5、首乌20、丹参15、葛根15、黄芪10、白术10、茯苓15、半夏10、陈皮6、大黄6、三七(冲)3。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7、首乌24、丹参17、葛根17、黄芪12、白术12、茯苓17、半夏12、陈皮7、大黄7、三七(冲)4。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0的流浸膏。
实施例7:
一种治疗肥胖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山楂15、首乌20、丹参15、葛根15、黄芪10、白术10、茯苓15、半夏10、陈皮6、大黄6、三七(冲)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安全、舒适、方便使用的汽车安全带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