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181.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金道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道山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7/04;A61P1/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保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群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及欧洲、美洲65岁以上的老人已占社会的6%-15%,中国已于1999年提前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所确定的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有10%的人群超过60岁,而且还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28%居世界首位。中国现有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1.6亿,并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加。由此带来的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以及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如何让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健康长寿等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但衰老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结局,衰老是机体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主要表现为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减弱以致丧失,出现多种器官组织功能的衰退并影响健康。近年来,国内外从现代免疫学研究补益类中药,证明他们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因而有抗老延寿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保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按下列重量份数配比的组份:冬虫夏草20-32份、红参提取物3-4.65份、枸杞子提取物4-6.2份、白果提取物3-4.65份、黄精提取物4-6.2份、百合提取物2-3.1份。
进一步地,主要包括按下列重量份数配比的组份:冬虫夏草20-32份、30份红参对应的提取物、40份枸杞子对应的提取物、30份白果对应的提取物、40份黄精对应的提取物、20份百合对应的提取物。
进一步地,主要包括按下列重量份数配比的组份:冬虫夏草30份、30份红参对应的提取物、40份枸杞子对应的提取物、30份白果对应的提取物、40份黄精对应的提取物、20份百合对应的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各提取物均采用煎提方法提取。
进一步地,所述组份再配以常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为软胶囊;所述软胶囊的每100g内容物中包含冬虫夏草20-32g,红参提取物3-4.65g、枸杞子提取物4-6.2g、白果提取物3-4.65g、黄精提取物4-6.2g、百合提取物2-3.1g、糊精0-12g,余量为食用油。
上述保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红参、枸杞子、白果、黄精和百合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过夜,加水至10倍量,100℃煎煮提取2小时,过滤,收集1号滤液,原料渣再加水10倍量100℃煎煮提取1.5小时,过滤,收集2号滤液,原料渣加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至滤液无醇味,得到3号滤液,将1号、2号和3号滤液合并,减压浓缩,低温真空干燥成干粉,干粉率13.5%左右;
(2)将步骤(1)所得干粉与冬虫夏草混合,超微粉碎过7号筛,过筛得到的干粉再配以常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为软胶囊,所述辅料为糊精和食用油,0-12份的糊精在步骤(2)中一起混合并超微粉碎过7号筛,过筛得到的干粉与食用油的比例为5∶5,乳化装软胶囊。
本发明的保健中药组合物是由冬虫夏草、红参、枸杞子、百合、白果,黄精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药品,其中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补肺益肾,延缓衰老,扶正祛邪,红参增补元气,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以此为配方依据进行组方。诸品合用,振奋元气,健脾益肾,扶正祛邪。为脾肾不足,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滋补佳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道山,未经金道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