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932.9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辛斌杰;陈卓明;吴湘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80 | 分类号: | D01F6/80;D01F1/09;C08L81/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聚砜酰胺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静电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以聚砜酰胺为基体,碳纳米管分散于聚砜酰胺基体中,其中碳纳米管在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20nm,长度为1~2μm,纯度≥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碳纳米管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然后采用超声共混技术使纳米颗粒均匀分散,超声分散60~120min,制得碳纳米管的溶剂分散液,其中碳纳米管的质量与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1∶10-30;
2)将步骤1)制得的溶剂分散液加入到聚砜酰胺纺丝液中,先机械搅拌然后超声共混,形成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纺丝液;
3)以步骤2)制得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纺丝液进行纺丝或制膜,制得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机械搅拌的速度为10000~28000r/min,时间为3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超声共混的时间为30~60min,频率为30~40KHz。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纺丝的具体步骤如下:
a在氮气气氛,0.5~2.0个大气压下,将复合材料纺丝液细流经喷丝孔中压出并进入以纯净水为凝固浴的水槽中,复合材料纺丝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凝固浴向复合材料纺丝液细流渗透,从而使复合材料纺丝液细流达到临界浓度,在凝固浴中析出形成初生纤维;
b将所得初生纤维进行水洗和退绕,接着将初生纤维进行紧张热定型,得到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其中热定型温度为100~120℃,时间为6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纺丝的工艺条件为:接收距离为1.2~2m;喷丝速度为60~100m/min;卷绕速度为30~70m/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制膜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复合材料纺丝液静置脱泡,然后放入匀胶台的基片上,使复合材料纺丝液在基片上形成厚度均匀的薄膜;
b去除薄膜中的溶剂并烘干,制得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去除薄膜中的溶剂的方法为:将上有薄膜的基片在空气中静止放置30~60min使薄膜中的溶剂挥发,然后将其浸泡在水中30~60min萃取出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去除薄膜中的溶剂的方法为:将制备得到的薄膜直接浸泡在水中萃取出溶剂,浸泡的时间为10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9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滚刷拉弦器
- 下一篇:测量微管两相对流传热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