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437.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文;何家林;张建铭;李纪勇;宋明惠;关雪飞;马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家林 |
主分类号: | B61L5/04 | 分类号: | B61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液压转辙机 同步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液压转辙机,尤其涉及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液压转辙机是铁路、地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集中控制转换道岔用的一种专用设备。它能转换和锁闭道岔尖轨或心轨,并同时给出相应的道岔尖轨或心轨的位置表示。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液压转辙机,包括电动机、液压站、转换锁闭机构和表示机构,其相互连接。
目前,随着列车提速等发展的需要,线路的曲线半径越来越大,这样,尖轨或心轨的长度也随之增长。这就需要使用多台转辙机同时推动尖轨或心轨完成转辙。现有电动液压转辙机,多是通过液压油缸直接连接牵拉尖轨或心轨的动作件。
现有电液转辙机用一个液压站带多台转辙机,供油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一致,因设计的多点转辙机的油缸是并联油缸,多台转辙机的转换过程中,仍然不能同步。
现有技术中的多台转辙机牵引尖轨或心轨,都没有考虑到不同动程的问题而进行同步设计,由此,在转辙过程中,使得尖轨或心轨出现蛇形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多点牵引道岔尖轨或心轨的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其包括一输入齿条、一输出齿轮、一输入齿轮和一动作齿条,所述输出齿轮和输入齿轮固定在设于机架上的一花键轴上,该输入齿轮与作为驱动机构的液压缸装置中的一活塞杆上设置的齿条齿而构成的一活塞齿条即所述输入齿条啮合连接,该输出齿轮与所述动作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动作齿条上设有与转辙机上牵引尖轨或心轨的动作杆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与转辙机上的一转换锁闭机构与所述动作杆连接;该动作齿条上还设有与转辙机上的表示机构中接通或断开表示的动作件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动作齿条上设有与所述动作杆连接的连接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动作齿条的与齿所在平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的两个凹槽,每个该凹槽为在该侧面上开出的矩形槽,矩形槽的一对边缘与动作齿条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动作齿条上设有与转辙机上的表示机构中的动作件连接的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动作齿条上设置的凸起。
所述输出齿轮和输入齿轮均为扇形齿轮,所述活塞齿条和动作齿条平行地分列在所述花键轴的两侧。
相匹配地,所述转辙机上的驱动液压装置中,油缸缸体固定在机架上,其中的活塞移动;在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上加工出齿条齿形,形成所述输入齿条。
所述油缸可以是双作用油缸,其是包括左、右侧设置的两个油缸,中间一个活塞杆上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活塞,两个活塞分别置于两个所述油缸中,在所述活塞杆的位于两个所述油缸外面的中间部位的侧面,开有所述齿条。
在左右两油缸的出油口上连接一油管路,将两个出油口连通,在该油管路上设置一截止阀,用于将两个油缸的活塞外侧的腔室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通过在液压装置和牵拉尖轨或心轨的动作杆以及表示机构的动作件之间设置齿轮齿条的同步传动机构,可以使得动作杆的行程与传动机构有关,使用多台转辙机牵拉尖轨或心轨,各个转辙机中的液压装置中活塞的行程可以都是相同的,各个转辙机的牵拉行程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机构中齿轮齿条的相应参数方便地实现。这样,就可以做到牵拉一根尖轨的各个转辙机精准地同步动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同步传动机构,可以在达到动作件设定往复移动行程中有效减少活塞的往复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同步传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液压转辙机同步传动机构配用的液压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液压转辙机用同步传动机构2中包括一输入齿条17、输出齿轮22、一输入齿轮23和一动作齿条21,所述输出齿轮22和输入齿轮23固定在设于机架即本转辙机的机箱上的一花键轴24上。该输入齿轮17与作为驱动机构的液压缸装置中的一活塞杆上设置的齿条齿而构成的一活塞齿条即所述输入齿条17啮合连接,该输出齿轮22与所述动作齿条21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家林,未经何家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动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