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性容器袋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288.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谷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五绫贸易 |
主分类号: | B65D88/16 | 分类号: | B65D88/16;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性容器袋。详细地说,涉及用于提高收容操作的效率的挠性容器袋。在此,挠性容器袋包括大型土袋。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土、粉粒体以及其它被收容物进行收容而搬运的情况下,使用如下袋体的挠性容器袋: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在使用时(在收容被收容物时)能够使内容量变大而收容大量的物品(参照专利文献1)。
图15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F11)的例子。图15(a)表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15(b)表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F12)。在图15(a)中,挠性容器袋(F11)具备:收容被收容物的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A以及底部3A构成);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与袋体下部(1A以及3A)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1A,3A)的盖;悬吊带(4A,7A,8A),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以及加强材(6A),设置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A以及3A)进行加强。
这些袋体下部(1A以及3A)、袋体上部(2A)、悬吊带(4A,7A,8A)以及加强材(6A)由薄片形成。图15(a)表示将挠性容器袋(F11)打开、使袋体下部(1A以及3A)向下、袋体上部(2A)向上地放置的状态,无被收容物的空的状态。袋体上部(2A)上方成为将被收容物投入、排出的口。此外,两个悬吊带(4A,7A,8A)安装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与袋体上部(2A)的边界线的附近。悬吊带的吊件(4A)、躯体部上所安装的部分(7A)、底部所安装的部分(8A)一体地连接。
挠性容器袋(F11)例如收容土而作为土袋使用。此外,能够对谷类等其它各种物体进行收容而搬运。具有挠性、能够折叠。悬吊带(4A,7A,8A)用于通过钩车或吊车吊起移动而被使用。
在图15(b)中,挠性容器袋(F12)具备:收容被收容物的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B以及底部3B构成);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B),与袋体下部(1B以及3B)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之后成为袋体下部(1B,3B)的盖;悬吊带(17B),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加强材(18B),设置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B以及3B)进行加强;以及加强带(8B)。以与图15(a)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图15(a)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圆形筒状(带底),底部3为圆形,但是在图15(b)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四方形筒状(带底),底部3为正方形。此外,在图15(a)中,悬吊带的两个吊件(4A)从边界线附近延伸,但是在图15(b)中,4个悬吊带(17B)安装在构成边界线的正方形的四角的极其附近。此外,在图15(a)中,悬吊带(7A,8A)用于躯体部(1B)以及底部(3A)的加强,但是在图15(b)中,加强带(8B)用于躯体部(1A)的加强,底部(3B)未被加强。此外,在图15(a)中,加强材(6A)为了对吊件(4A)与躯体部(1A)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A)外侧,但是在图15(b)中,加强材(18B)为了对悬吊带(17B)与躯体部(1B)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B)外侧,加强带(8B)为了对躯体部(1B)进行加强而沿着躯体部(1B)的棱线设置。其它构成与图15(a)同样。
图16表示挠性容器袋(F11,F12)收容了被收容物之后的状态。图16(a)表示挠性容器袋(F11)为圆形筒状的例子,图16(b)表示挠性容器袋(F12)为四方形筒状的例子。将袋体上部(2A,2B)向内侧扎紧,将其口用捆绑绳(11A,11B)捆绑。由此,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的口封闭,变得能够搬运。
由于所述挠性容器袋(F11,F12)具有挠性,因此具有在对收容物进行收容时,为了将口打开并保持为直立的状态而需要时间劳力这种缺点。
图17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F13)的其它的例子(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与上述的例子相比,钩子(19A)安装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外侧、与袋体上部(2B)的边界线附近。图17(a)表示挠性容器袋(F13)为空的状态,图17(b)表示钩子(19A)的使用状态。在该例子中,如图17(b)所示那样,在钩子19B上悬挂吊绳9A而从上方(也可以从外侧斜上方)拉动。通过如此,即使不花费时间劳力,也能够将袋体的口打开并将其保持为直立的状态,能够对被收容物进行收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0488号公报(段落0017~0041,图1~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五绫贸易,未经有限会社五绫贸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