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886.0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韵琴;庄超;陈雨峰;胡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4 | 分类号: | B21C1/04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王纪营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水箱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水箱拉丝机多为翻转式水箱拉丝机,拉丝、张力、收线相互独立,占地面积大,操作维护不方便。拉拔钢丝的拉丝机多采用卧式的、21道次或23道次的水箱拉丝机,由于受拉拔道次的限制,对市场上所需的直径更细的钢丝在工艺上无法实现,如将φ2.8mm的高碳粗钢丝或低碳粗钢丝拉拔至φ0.11mm的细钢丝无法采用现有的拉丝机完成;而且卧式水箱穿丝难度较大,辅助时间太长;另外老式的水箱拉丝设计 为开放式,安全性能也不高;由于所有电机、传动件、拉拔塔轮安装在同一个翻转箱上设备稳定性不高,同时维修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增加拉拔道次,适合拉制细钢丝,并且其穿丝时间较短、开机安全性能较高、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操作维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包括若干塔轮和对应的拉丝模子、一个精拉模、计米装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该水箱拉丝机还包括一个与拉丝机机架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的塔轮、拉丝模子、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该箱体内;所述的塔轮包括三组依次排列的塔轮组Ⅰ、塔轮组Ⅱ、塔轮组Ⅲ,每一塔轮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塔轮,两个塔轮分别设置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其中主动轴在下面,从动轴在上面,每个塔轮上有八个拉拔槽,在每一塔轮组的上下两个塔轮之间设置模子架,在模子架内对应塔轮的拉拔槽设置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对应塔轮组Ⅲ设置所述的精拉模,精拉模内精拉模子的孔径为所需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
进一步,在箱体后侧靠近传动装置的位置设置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
进一步,在箱体前侧靠近水箱部分设置电动式升降门。
进一步,在箱体前侧电动式升降门上面还设置有折叠式上开门。
进一步,所述塔轮的梯度为1.0-1.5。
进一步,整机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
进一步,整机拉丝的线速度20-25m/s。
进一步,塔轮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轴距为310mm。
进一步,塔轮主动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815mm。
进一步,所述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电动式升降门和折叠式上开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三组八道次的塔轮组和一个精拉模,每组塔轮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下设置,如此拉拔道次为25道次,所有零部件安装在同一个固定的箱体之内,箱体后侧传动部分采用全封闭的三开式散热门,箱体前侧水箱部分采用电动式升降移门和不锈钢折叠式上开门组合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式水箱的众多弊病,不仅提高了拉拔道次,穿丝方便,整机结构紧凑,操作安全方便。
本发明的拉拔程序是:从放线架上出来的粗钢丝分别穿过本发明的三组过线轮后进入第一组塔轮,依次经三组塔轮拉拔后进入精拉模,成品钢丝出来后经过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最后由排线机构排线再卷绕在工字轮上。整机线速度20m/s,比老式拉丝机提高了4m/s,在提高了扣零部件的精度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机电器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采用新型的精拉模调节方式很方便地调到理想的圈径;主机、收线、电器柜集成设计大节省了空间。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料水射流切割喷头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