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遮阳帘布及其遮阳窗帘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828.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范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23/08 | 分类号: | A47H23/08;E06B9/40;E06B9/68;E06B9/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阳 帘布 及其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装领域,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是一种遮阳帘布及其遮阳窗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30%左右。其中空调能耗占50%左右,而且大都是占据用电高峰阶段。住建部多次提出,“建筑遮阳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建筑节能手段,应当优先考虑”。由于我国的建筑是高层建筑多,玻璃幕墙多,有大部分建筑需要用建筑内遮阳的产品。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用于玻璃幕墙10的窗帘20,最常用的是高分子复合遮阳面料(俗称阳光面料)制作的遮阳卷帘。这种遮阳面料是由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制成的,纤维丝之间存在一些微孔,因此能够允许部分阳光30进入室内,为室内提供光亮,但同时又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
但是在允许阳光30的光线进入的同时,人们并不希望热能40进入室内,而上述卷帘无法阻止能量40从微孔直接进入室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遮阳帘布及其遮阳窗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遮阳帘布,包括具有微孔以便阳光穿过的遮阳布,还包括粘覆在所述遮阳布上并遮盖住所述微孔的透明材料层。
在上述的遮阳帘布中,所述遮阳布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上述的遮阳帘布中,所述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由聚酯纤维丝或玻璃纤维丝涂覆聚氯乙烯复合而成。
在上述的遮阳帘布中,所述遮阳布由质量分数占30%的聚酯纤维和70%的聚氯乙烯制成,或者30%的玻璃纤维和70%的聚氯乙烯制成。
在上述的遮阳帘布中,所述透明材料层为透明聚氯乙烯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遮阳窗帘,包括帘杆和挂在所述帘杆上的遮阳帘布;所述遮阳帘布包括具有微孔以便阳光穿过的遮阳布,还包括粘覆在所述遮阳布上并遮盖住所述微孔的透明材料层;所述遮阳帘布的两侧安装有可与墙面贴合的边轨,将所述遮阳帘布和窗面封闭为一个空腔。
在上述的遮阳窗帘中,所述遮阳窗帘为卷帘,所述帘杆为卷轴。
在上述的遮阳窗帘中,所述卷帘为双轨电动卷帘,所述卷轴端部连接有电机。
在上述的遮阳窗帘中,所述边轨为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方柱形杆。
在上述的遮阳窗帘中,所述遮阳布由质量分数占30%的聚酯纤维和70%的聚氯乙烯、或者30%的玻璃纤维和70%的聚氯乙烯制成,所述透明材料层为透明聚氯乙烯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遮阳帘布的透明材料层能够允许阳光穿过,但是由于热传导系数很低,因此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从而防止热量直接透过遮阳布及微孔进入室内;另外,本发明的遮阳窗帘由于两侧设置有边轨,将遮阳窗帘和玻璃幕墙的窗面之间封闭起来,从而防止热量从两侧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进入室内。因此,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起到遮阳隔热保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遮阳窗帘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遮阳窗帘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遮阳窗帘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遮阳窗帘包括帘杆5、遮阳帘布2和边轨6。其中,帘杆5横放,置于玻璃幕墙1或窗户的上边缘,遮阳帘布2则挂在帘杆5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遮阳窗帘为卷帘,因此帘杆5为卷轴,将遮阳帘布2卷绕在卷轴上,因此不需要遮阳时可将帘布2卷起来收着,需要遮阳时再将帘布2拉下而摊开。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卷帘优选双轨电动卷帘,则在卷轴两端连接有电机,从而带动遮阳帘布卷起或者摊开。
但是,本发明的遮阳窗帘并不限定必然为卷帘,其可以是普通的窗帘,帘杆5是固定在墙面上的不可转动,遮阳帘布2通过套环直接穿套在帘杆5上,窗帘不可卷起;另外,本发明的卷帘也不限定必然为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卷帘。这些示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遮阳帘布的两侧安装有边轨6,其作用是使边轨6可以立在地上并与窗帘两侧的墙面贴合,类似于一个卷闸窗,将遮阳帘布2和窗面1之间封闭为一个空腔,防止热量4直接从窗帘两侧的间隙直接流入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电收纳包
- 下一篇:移动式零部件多功能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