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高产耕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560.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蔚延林;蔚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延林;蔚凤华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高产 耕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玉米种植。
背景技术
古往今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离不开品种改良、提高地力、合理密植。当前,重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密植程度已达45000株。普遍采用的种植格局是垄台上种植。基于光照、通风的要求及多年来偏重化肥地力下降的因素,特别是自然环境变差、降水减少,当下的种植密度已经不能使大穗品种正常生长。按国内现有条件的种植技术,在新的明显高产品种出现之前,玉米的单产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引进农业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持和提升地力的土壤改良,水、肥的合理、充分利用等技术,还存在费用高、使用管理难度大、经济效益不理想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高产耕种方法,在沿用国内玉米种植基本耕播作业环节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克服现有的种植方法难于继续增产增收的不足。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是
1、在形成垄沟、垄台的起垄的耕地上,一一相间隔地深松垄沟,深松深度30—45cm,深松同时在深松层内距地表20—35cm深度上施农家肥。
2、向深松施肥后的垄沟内浇水,在浇水后的垄沟中播种,使植株长在垄沟中,播种后相邻两条播种行也即出苗后植株行之间有两条闲置的垄台和一条闲置垄沟。
3、秋收时将秸秆摊铺在割下秸秆的垄沟中,用于下一年腐化养地。
4、次年,在上年闲置的垄沟中进行前述的深松、施肥、浇水、播种耕作,将上年播种过并铺有秸秆的垄沟闲置,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每条垄沟隔年耕种也即相邻垄沟按年度轮换耕种的规律。以上为本发明基本方案。
本发明中所施农家肥为加水搅成浆状的鸡或猪的粪便,施肥量控制在加水前1000—1200公斤/亩;播种前垄沟浇水的水量控制在8升/米;播种的玉米选用稀植大穗品种。
本发明耕种方法中,植株分布为一埯双株或一埯单株,双株埯距30—40cm,单株埯距减半。每公顷保苗约45000株,种子播入垄沟地表下3-5cm 。
为在现有耕作条件下使耕地具有足够深度的营养层蓄水量,本发明中的深松逐年加深,最终维持在60cm深度,并及时修整保持耕地表面的垄台、垄沟状态。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保水、保肥地力持久。作物透光、通风好,根系深、抗倒伏。还田秸秆保温、保墒、防土壤流失、腐化利用率高。取消灭茬耕作过程。在节省资源和劳动投入的前提下,能够明显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产量和改善玉米籽粒的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为使用本发明耕种方法出苗后耕地垂直垄向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春季,在已经形成垄台、垄沟的起垄耕地上,将一一相间隔的垄沟2-1进行深松。形成 30—45cm深松层3。深松同时在深松层内距地表20—35cm深度上施农家肥4。向深松施肥后的垄沟内浇水。在浇水后的垄沟中播种。播种的植株分布为一埯双株或一埯单株,双株埯距30—40cm,单株埯距减半。每公顷保苗约45000株,种子播入垄沟地表下3-5 cm。夏季长出的玉米植株5。相邻两行植株之间有两条闲置的垄台1和一条当年闲置垄沟2-2。本实施例中所施农家肥为加水搅成浆状的鸡或猪的粪便,施肥量控制在加水前1000—1200公斤/亩;播种前垄沟浇水的水量控制在8升/米;播种品种选用稀植大穗品种。
当年秋收时,将收下的秸秆摊铺在所割下的垄沟中。
次年,在其上年未耕种的垄沟中重复前述的的深松、施肥、浇水播种及秋收时的秸秆摊铺耕作,如此周而复始,按年度在相邻的垄沟中轮换耕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延林;蔚凤华,未经蔚延林;蔚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