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选系统及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1386.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师清翔;刘师多;倪长安;丁慧玲;王国欣;耿令新;王升升;伊文静;庞靖;张丽娟;王荣先;高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使用 谷物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具体涉及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属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清选系统是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机的作业效果。目前,在大多数谷物联合收割机上,广泛采用风机与振动筛相配合的清选方式。但是,对于丘陵山地微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由于受动力和空间位置的限制,不宜配置体积庞大的“风机—振动筛”清选系统。考虑到微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喂入量较小,以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完成清选作业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现有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主要由扬谷器、扬谷管道、旋风分离筒、吸杂风机和吸杂管道构成,旋风分离筒的筒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结构,筒体的下端开口为出粮口,所述吸杂管道的一端与旋风分离筒的上端开口密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吸杂风机的吸杂口密封相连。所述筒体的上段为上小下大的锥体段、中间段为柱体段、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体段,所述扬谷管道的一端与旋风分离筒密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扬谷器的出风口密封相连。工作时,待清选物料(籽粒、颖糠、短茎秆混合物)由扬谷器经扬谷管道沿旋风分离筒的切线方向高速抛入旋风分离筒内,在惯性力、重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比重较大的籽粒沿旋风分离筒壁呈螺旋轨迹向出粮口运动,比重较小的轻杂物向旋风分离筒中心运动,并经吸杂管道由吸杂风机排出,实现籽粒与颖糠等轻杂物的分离。上述结构的清选系统,筒体上端开口的轴线与筒体轴线重合,吸杂风机产生的风力主要集中在筒体的轴线位置上,进入旋风分离筒内的待清选物料,一部分籽粒在进入旋风分离筒内时接近旋风分离筒的轴线位置,随轻杂物一起被吸杂风机吸走,造成清选损失,为了降低清选损失,通常加大旋风分离筒的直径,这就要求提高吸杂风机的能力,使得吸杂风机结构尺寸增大或转速提高,又增加了成本,另外,筒体的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体段,当待清选物料含水率较大时,部分颖糠等轻杂物容易堆积在筒体下段的锥体段内壁上,长时间积累容易使筒体堵塞,进而影响清选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选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清选系统容易造成清选损失以及筒体下段的锥体段容易堵塞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使用该清选系统的谷物联合收割机。
本发明的清选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选系统,包括旋风分离筒,所述旋风分离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中间段为柱体段、上下两段为锥体段,筒体的上端连通有吸杂风机、柱体段连通有扬谷器,所述柱体段通过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分离管道与扬谷器连通,分离管道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侧壁凸出筒体的柱体段筒壁,所述筒体下段的锥体段侧壁上间隔布设有通气孔。
所述筒体的筒壁与分离管道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侧壁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
所述通气孔沿筒体轴向层状分布,每层通气孔的各通气孔沿筒体下段的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扬谷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装配在壳体内的扬谷叶片,壳体的垂直于扬谷叶片转动中心线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具有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增设有进风口。
所述进风口为与进料口连通的扇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的谷物联合收割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清选系统,所述清选系统包括旋风分离筒,所述旋风分离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中间段为柱体段、上下两段为锥体段,筒体的上端连通有吸杂风机、柱体段连通有扬谷器,所述柱体段通过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分离管道与扬谷器连通,分离管道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侧壁凸出筒体的柱体段筒壁,所述筒体下段的锥体段侧壁上间隔布设有通气孔。
所述筒体的筒壁与分离管道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侧壁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
所述通气孔沿筒体轴向层状分布,每层通气孔的各通气孔沿筒体下段的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扬谷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装配在壳体内的扬谷叶片,壳体的垂直于扬谷叶片转动中心线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具有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增设有进风口。
所述进风口为与进料口连通的扇形或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