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致密性耐水煮太阳能铝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089.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谭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耐水 太阳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铝浆,尤其是指一种高致密性耐水煮太阳能铝浆。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场通常由铝浆烧结而成,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当太阳能电池片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使用时,如果背场铝的活性太高,就可能使铝背场和自然环境中水份发生反应,导致铝背场被破坏,进而导致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目前通过水煮的方法来测定铝背场的反应活性已经被广大电池片生产企业所接受,但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水煮测试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而且国内大部分厂家的太阳能铝浆耐水煮性能都较差。
要提高铝浆的耐水煮性能,必须制备表面致密性较高的太阳能铝浆。铝粉的粒径配比,有机体系的粘弹性,触变体系对铝粉排列定向的影响,都对铝浆表面致密性有着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致密性耐水煮太阳能铝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球形铝粉:75~78%;有机粘结剂:20~25%;玻璃粉:1~2%;碳化硼微粉:0.1~0.2%。
其中,上述的球形铝粉由不同粒径的球形铝粉按预设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具体为:7~8微米球形铝粉:10~20%;6~7微米球形铝粉:10~20%;5~6微米球形铝粉:40~60%;1~2微米球形铝粉:10~20%。
所述的有机粘结剂的不同组份按其质量百分比为:94.5%混合溶剂;2%低牌号乙基纤维素;4%高牌号乙基纤维素;0.5%氢化蓖麻油。
本发明通过调整铝粉粒径配比,首先提高铝粉的堆积密度,通过调整高牌号和低牌号的乙基纤维素的使用配比调节有机体系的粘弹性,通过添加合适的触变剂,提高粗细粉直接排列的均匀和稳定性,从而最终提高了铝背场的烧结致密性,大大提高了铝浆的耐水煮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组分配比实现:
粒径为7~8微米、5~6微米、1~2微米的三种铝粉配比为20%、60%、20%,在有机粘结剂中,高牌号和低牌号乙基纤维素比例为1:2,添加0.5%改性氢化蓖麻油触变剂,再添加1~2%的玻璃粉和0.1~0.2%的碳化硼微粉,配制成成品,该铝浆的耐水煮性能优异,80℃热水可达到10min。
上述水煮方法为: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0℃,保温在80℃,加入电池片,观察电池片背场的气泡产生情况,从加入电池片到大量产生气泡的时间,即为水煮时间。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阐明本发明,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l
1000克高致密性耐水煮太阳能铝浆由下列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
7~8微米球形铝粉:75克;
6~7微米球形铝粉:150克;
5~6微米球形铝粉:375克;
1~2微米球形铝粉:150克;
有机粘结剂:220克;
玻璃粉:20克;
碳化硼微粉:10克。
其中,上述的有机粘结剂中含有94.5%混合溶剂,2%低牌号乙基纤维素,4%高牌号乙基纤维素,0.5%氢化蓖麻油。
该太阳能铝浆显著提高了铝背场的耐水煮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