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0991.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坤;郑家祥;黎昀;唐朝阳;冯菊;陈安荣;穆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地下 闸室群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属于水工建筑物筑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产业政策和能源发展规划,为水电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开发,其中许多处于高山峡谷、大流量河道的水利水电工程也相继进入设计、施工阶段。根据施工期导流要求,高山峡谷、大流量河道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大多采用隧洞导流,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节约工程投资和受当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这些工程往往出现水工枢纽建筑物空间立体交叉布置的情况,导流洞群进口上方布置有电站进水口或泄洪洞进口,或导流洞群出口上方布置有其它水工建筑物,对导流洞群前期施工干扰大,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并对导流洞群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或因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导流洞群进口或者出口结构布置困难等情况,同时也造成施工成本大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建筑物立体交叉布,降低施工成的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引流河道同一岸山体或岩体内的至少两条导流洞,每条导流洞的横截面上都布置有下闸室,下闸室的上方布置有上闸室,还包括连接每个上闸室和对应下闸室的坚井,每条导流洞上由所述上闸室、坚井和下闸室构成的组合体均位于山体或岩体内相应导流洞的横截面上。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条导流洞上的竖井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一”字型布置。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条导流洞上的上闸室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各上闸室分别位于对应下闸室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闸室、坚井和下闸室构成的组合体分别位于相应导流洞的进口或出口部位的山体或岩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原来分别布置在多条导流洞进口处的闸室构成的导流洞闸室群,设置到山体或岩体内的该多条导流洞横截面上,从而使由上闸室2、坚井3和下闸室4构成的所述导流洞闸室群筑建物与现有布置在导流洞进口的电站进水口或泄洪洞进口,或者导流洞出口上方的其它水工建筑物避开,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在导流洞进口处的交叉施工难题,使导流洞闸室群的布置十分灵活,施工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同时将导流洞闸室群建筑物设置到山体或岩体内的各条导流洞的横截面上以后,也不需要考虑导流洞进口处的地形地质情况,可以有效的解决常规布置形式工程量大、施工困难等问题,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导流洞地下闸室群布置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导流洞1、上闸室2、坚井3、下闸室4、山体或岩体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避免建筑物立体交叉布,降低施工成的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所述导流洞地下闸室群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引流河道同一岸山体或岩体5内的至少两条导流洞1,每条导流洞1的横截面上都布置有下闸室4,下闸室4的上方布置有上闸室2,还包括连接每个上闸室2和对应下闸室4的坚井3,每条导流洞1上由所述上闸室2、坚井3和下闸室4构成的组合体均位于山体或岩体5内相应导流洞1的横截面上。采用所述的导流洞地下闸室群布置结构后,使所述由上闸室2、坚井3和下闸室4构成的导流洞闸室群筑建物与现有布置在导流洞进口的电站进水口或泄洪洞进口,或者导流洞出口上方的其它水工建筑物错开,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在导流洞1进口处的交叉施工难题,使导流洞闸室群的布置十分灵活,施工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同时将导流洞闸室群建筑物设置到山体或岩体5内的各条导流洞1的横截面上以后,也不需要考虑导流洞1进口处的地形地质情况,可以有效的解决常规布置形式工程量大、施工困难等问题,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的投资。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导流洞地下闸室群建筑物的建筑施工,节约导流洞地下闸室群建筑地的勘探费用,相邻两条导流洞1上的竖井3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一”字型布置;相邻两条导流洞1上的上闸室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连通。由于相邻两导流洞1的距离一般都较近,这样在勘探确定一条导流洞1的地下闸室群的筑建地址后,便可以很容易的确定出相邻导流洞1的地下闸室群的筑建地址,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勘探费用。同时,将相邻两条导流洞1上的上闸室2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连通,可以方便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