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实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和用于滚动试验台的防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60667.9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童磊;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17/1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实验 判断 滑动 方法 用于 试验台 防滑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的测试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滚动试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和一种用于滚动试验台的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防滑控制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初,发展至今已非常成熟,各种防滑装置也广泛应用于机车、动车等轨道交通车辆上,但滚动试验台系统的防滑保护装置却是一片空白。滚动试验是轨道车辆模拟线路运行的一种试验方法,牵引试验、制动试验以及动力学试验是轨道车辆滚动试验中经常进行的试验项目,在这些试验项目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类似线路运行中会出现的滑行现象。
滚动试验台是采用旋转的轨道轮来模拟无限长钢轨,机车轮对一旦在轨道轮上发生滑行就很容易周期性的重复发生,会导致机车轮对与轨道轮的损坏。因此,滚动实验中对防滑要求更为严格,以保护机车轮对和轨道轮。目前滚动试验中对于防滑的控制主要依靠三方面:机车自身的防滑装置、优化滚动试验台控制模式、试验操作人员经验。
滚动试验台是为机车或动车提供模拟线路运行的试验平台,被试对象种类繁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各种机车所配置的防滑装置的性能特点也千差万别,有些机车甚至不具备防滑装置,因此利用此方式防滑有很大的局限性。滚动试验的控制是由两个控制中心配合完成,其一是对被试机车的控制,其二是对试验设备的控制,试验设备具备较大系统惯量,使得通过优化控制模式来防滑其作用也是有限的。试验操作人员的经验也相差较大,对防滑的控制能力也不尽相同,因而也有很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滚动试验过程中机车轮对与轨道轮易发生空转或滑行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实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轨道车辆实际线路运行标准,设定空转判定值σ1和滑行判定值σ2;
B、分别测试机车轮对的转速vc和轨道轮的转速vg,k=vc/vg;
C、将k与σ1、σ2进行比较,
若k>σ1,判定机车轮对相对轨道轮滑动;
若k<σ2,判定轨道轮相对机车轮对滑动;
其中,σ1≥k0,σ2≤k0,k0为转速比例常数,k0=R/r,R为轨道轮半径,r为机车轮对半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滚动试验台的防滑装置,所述滚动试验台包括轨道轮、驱动轨道轮的传动机构和试验台计算机;所述防滑装置由速度传感组件、控制器和离合器组成,其中所述速度传感组件包括光反射码盘、光电转速传感器和转矩转速传感器;
所述光反射码盘固定设置于轮对上、且与轮对同步旋转,所述光电转速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滚动试验台上,用于检测机车轮对的转速;所述转矩转速传感器与轨道轮固定连接,用于检测轨道轮的转速;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机车轮对转速信号和轨道轮转速信号,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滑动判断,并将判断结果传输给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用于将轨道轮与传动机构断开或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滚动实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结合滚动实验的特点,通过采用机车轮对与轨道轮的转速比例值作为空转和滑行判据,更加方便可靠。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滚动试验台的防滑装置,通过光电转速传感器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能快捷便利的测量机车轮对与轨道轮的转速,并通过控制器对转速比例值实时判断是否发生空转或滑行,然后根据判断结果通过离合器分断来控制轨道轮的运动,及时解决机车轮对与轨道轮的空转、滑行现象,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滚动实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防滑装置与机车轮对、滚动试验台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光反射码盘,2-光电转速传感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控制器,5-离合器;100-机车轮对,200-轨道轮,201-传动机构,202-试验台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实验中判断滑动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钢工艺管道焊接工艺
- 下一篇:盘型叠式旋磁真空灭弧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