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0659.4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平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转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永磁电机的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关键零件,根据转速不同,分别在转子上固定着不同极数的多极永磁体,目前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多数是用胶水粘附或把永磁体插入在电机转子表面,永磁体是硬脆的固体,在运输途中碰撞跌落时容易开裂;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缝隙仅在0.5-2毫米之间,缝隙越小,电机效率越高。电机在高速旋转时,粘附的永磁体常常会被离心力甩出,或者由于运转一段时间后,转子发热,永磁体内外层温差过大,而逐渐碎裂,只要有细小的碎屑甩出,被吸附在定子上就会使电机报废。这种故障在高速的大电机身上尤其容易发生,经济损失也尤为严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电机转子做了深入研究,终于解决了困扰电机界多年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把永磁体封闭在转子铁芯中间,故障率大大减少,接下来衍生的问题是在新结构中如何发挥电机转子的最大效率,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能发挥转子磁力线的最大作用,藉以提高电机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在有槽冲片上设置了数道孔槽,在孔槽的对应转角处开有缺口,对应叠合后,在多层叠合的冲片孔槽中插入永磁体;冲片叠合后,把冲片的转角缺口处用铸铝补满 ;
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其缺口的两边平行于永磁体侧面,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两者的距离越短越好,具体数值随电机大小而异;在两条缺口边与冲片圆弧边相接前,分别设置了凹口,确保以后在转角缺口上浇铸的铝条,在电机转子高速旋转时,受凹口的阻挡而不会被离心力甩出。
本发明的好处是被封闭在转子冲片内部的永磁体,其磁力线的穿透性能发挥最好,电机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4极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4极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主视图;
图3为6极电机转子的冲片转角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永磁体孔槽, 2缺口边,3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一种4极电机转子的冲片形状如图1至图2所示,设置 4个孔槽1是为了在冲片叠合后插入永磁体用的,本发明在每两条永磁体相邻处设置了转角缺口,两条缺口边2分别平行于永磁体侧面,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距离越近越好,具体数值视电机的不同规格而异;在缺口边2和冲片圆弧边相接前,还设置了两个凹口3,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在电机转子高速旋转时,确保在转角缺口中浇铸的铝条在凹口3的阻挡下不会被离心力甩出。
6极、8极、10极电机的转子冲片转角也遵循实施例1的原则设计,图3即为6极电机转子冲片的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