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盖用铝箔材料及瓶盖用铝箔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0408.6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万宝伟;董则防;胡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B21B1/40;C22F1/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4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铝箔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的制造,具体是一种用于生产防伪瓶盖的瓶盖用铝箔材料及瓶盖用铝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铝质防盗瓶盖是目前国内外市场普遍流行的新型包装材料,与传统的塑料瓶盖或马口铁瓶盖相比,以其密封性能好、耐高压、耐腐蚀、美观、环保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制造材料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深冲成型性能、较低的异向性之外,同时还要求经多次套色印刷固化后,具有一定的烘烤强度。目前市场上所用来生产防盗盖的铝合金一般为1100、8011等合金。由于用户在加工瓶盖料过程中要进行烘烤、涂漆、上光等五道受热工序,最高温度可达230℃,每道工序的时间约为12分钟,共计1小时,这就要求瓶盖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稳定性。现有铝合金材料及轧制方法获得的铝箔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存在着生产效率和成品率低、轧制性能差、破裂强度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制性能好、强度高、轧制成品率高的瓶盖用铝箔材料及瓶盖用铝箔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瓶盖用铝箔材料的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Si 0.55~0.65%、Fe 0.75~0.85%、Cu 0.03~0.15%、Mn 0.05%、Mg 0.05%、Cr 0.05%、Zn 0.05%、Ti 0.05%、Al余量。
本发明的瓶盖用铝箔的制造方法经过以下步骤:
a.熔炼、铸轧,以上述的成份及配比的合金材料为原料,进行熔炼和铸轧,铸轧后的坯料厚度为7.0±0.3mm;
b.将坯料厚度冷轧至3.0~6.0mm进行坯料均匀化退火,退火工艺为:在500~580℃条件下,保温18~28小时;出炉后冷却至常温,继续冷轧,冷轧至0.4~0.75mm厚度时进行中间退火,退火工艺为:在260~340℃条件下,保温15~24小时;
c.箔轧,将中间退火后的铝带材经过2~3个道次轧制到0.17~0.24mm成品厚度。
本发明的材料在8011合金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集合了8011合金的优点,不仅表面质量高,强度高,破裂强度好,同时轧制稳定性也好,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成品质量与轧制性能可完全与热轧铝箔坯料相媲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瓶盖用铝箔的制造实施例如下:
a.熔炼、铸轧,对原料进行熔炼和铸轧,铸轧后的坯料厚度为7.0±0.3mm;所述原料合金组成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Si 0.6%、Fe 0.8%、Cu 0.1%、Mn 0.05%、Mg 0.05%、Cr 0.05%、Zn 0.05%、Ti 0.05%、Al余量。
b.将坯料厚度冷轧至3.0~6.0mm进行坯料均匀化退火,退火工艺为:在550℃条件下,保温25小时;出炉后冷却至常温,继续冷轧,冷轧至0.6mm厚度时进行中间退火,退火工艺为:在300℃条件下,保温20小时;
c.箔轧,将中间退火后的铝带材经过2~3个道次轧制到0.17~0.24mm成品厚度。
上述成品经检测,抗拉强度140~180Mpa,延伸率≥2.0%,制耳率≤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