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9626.8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始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7/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300 湖北省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 玉米 套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掌叶大黄为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拉丁名:Rheum palmatum L.,以干燥根及根茎。中药名: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别名:马蹄大黄。是常用、大宗药材,也是闻名世界的我国特产重要药材之一,在国内外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大黄至今仍是泄实热、通大便、破积滞、下瘀血的良药,是大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牛黄清火丸、牛黄解毒丸、百顺丸、清宁丸、黄连上清丸、黄连清胃丸等几十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目前,低度大黄酒、大黄饮料、大黄减肥药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长期以来,大黄除国内使用外,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各国、日本、美国和德国,因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药用大黄一直为一种野生植物,近些年来虽然有人零星种植,但都是粗放型的,一是产量低,二是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三是由于长期药材价格较低,人工种植比较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通过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高效生态种植方法,解决掌叶大黄人工种植中成本高、产出慢、产量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高大黄产量和质量的人工种植技术。
本发明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除草平整;等行距种植玉米,按垄心对垄心80cm掏10cm深浅沟,沟内撒施腐熟厩肥、NPK三元复合肥和锌肥;再在两垄间取土盖在施肥沟上,做成垄,然后覆盖地膜以备移栽;
b、玉米营养块或盘育苗:选择土壤做苗床,开沟整厢,施腐熟堆肥,制作营养块;播种后先撒薄层细土覆盖,再搭棚盖膜;
c、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等行距移栽时玉米苗栽在垄中间,每垄一行,施肥、除草、收获均按常规进行;
d、掌叶大黄育苗:育苗分春播和秋播,播种方法分条播和撒播,条播每亩用种量1.5~2公斤;撒播是每亩用种量2~4公斤;掌叶大黄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除草、浇水施肥,在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初冬回苗后用土、草或落叶覆盖,至次年萌发时揭去覆盖物;
e、掌叶大黄移栽:于第2年3~4月移栽,秋播者于第3年3~4月移栽,移栽时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苗栽在垄中间,每垄一行,株距为0.25m,与玉米相间种植,亩栽掌叶大黄3300株;栽后覆土,盖土宜浅,使苗叶露出地面;每亩用腐熟厩肥2000~4000kg和NPK三元复合肥5~10kg作底肥,施后栽苗;
f、掌叶大黄田间管理:第一年除草二次,第1次在6~7月,第2次在9~10月倒苗后;第二年除草二次,第1次在4月出苗前,第2次在9~10月倒苗后;第三年只在出苗前除草一次;每次中耕除草后都可追肥一次,春夏季用浠沼液,秋冬季结合培土,施用堆肥,并在堆肥中加入磷肥;按常规做好病虫害防治,非留种田及时摘除花苔。
本发明一种掌叶大黄与玉米套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33厘米以上,耙细,除去草根、石块,使土壤疏松、平整;等行距种植玉米,按垄心对垄心80cm掏10cm深浅沟,沟内每亩撒施腐熟厩肥2500~45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50-60kg和锌肥1.5~2kg;再在两垄间取土盖在施肥沟上,做成宽0.5m、高0.30~0.40厘米的垄,然后覆盖地膜以备移栽;
b、玉米营养块或盘育苗:4月上旬播种,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土壤做苗床,开沟整厢,精细整土,施腐熟农家肥10kg/m2,磷肥1.5kg/m2,锌肥100g/m2,呋喃丹100g/m2,加稀粪拌湿,能攥成团,放能散,堆制发酵2~3天后,按大田0.5万块/亩以上制作营养块;播种时胚根向下,种背向上;播种后先撒薄层细土覆盖,再搭棚盖膜,注意将膜周围压实防鼠雀为害,出苗前不揭膜,出苗至1叶1心时,白天揭膜,夜晚盖膜,栽前2~3天炼苗,用稀粪水追送嫁肥;
c、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等行距移栽时玉米苗栽在垄中间,每垄一行,株距为0.25m,亩栽玉米3300株,施肥、除草、收获均按常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始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建始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