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59002.6 | 申请日: | 2011-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敏;李元元;朱教群;周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成型 蓄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体。该蓄热体适用于中低温热利用领域,根据蓄热体的大小,可以用于风电储能、太阳能热发电、光伏热储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和地热储能等。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太阳能年辐照总量大于5000MJ/m2、年日照量在2200h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全国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年消耗能源总量的1000多倍;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太阳能热利用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太阳辐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受昼夜、季节等规律性变化的影响,以及阴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制约。为保证热利用的连续稳定进行,提高热利用效率,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都会配备蓄热装置。
蓄热装置通过吸收和放出热量来实现热交换过程的装置。通过设置蓄热装置,可以将不连续、不稳定的能量连续稳定的利用。如将风电、光伏电转换成稳定热能输出发电。目前,蓄热装置关于蓄热装置的专利已有很多,80年代时期美国DOW公司制造了采用CaCl2·6H2O为蓄热材料的太阳能系统壁橱式蓄热装置;CALMAC公司研制了三种盐水合物相变材料的整体式蓄热装置(HEATBANKRs);1982年美国研制成功一种利用Na2SO4·10H2O共熔混合物做蓄热芯料的太阳能建筑板;1992年法国宣布在世界上第一次研制出了用于储存能量的小球(TSL系统),也就是把状态可变盐封装在聚合物制成的小球中,小球装在容器里,容器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全套装置体积小,存储量大,为同样体积水的10倍,主要用于空调或工业冷却;90年代时期,德国Schatz热电技术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汽车潜热蓄热器;1992年以来国际上对汽液固蓄热系统(GALISOL)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已成为德国热电联产企业首选的蓄热系统;1992年清华大学对应用于太阳房的相变蓄热设备进行了实验研究;1998年,冒东奎等对含相变材料的壁板进行了实验研究。为提高换热效率,上述蓄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都需要额外的换热管道,提高了蓄热装置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添加额外换热管道,安全可靠且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它由铁水直接浇铸而成储热室箱体1(一次浇铸成型,储热材料为铸铁),储热室箱体1的上部设有上分流腔5,储热室箱体1的上端设有进油口2,进油口2与上分流腔5相连通;储热室箱体1的下部设有下分流腔6,储热室箱体1的下端设有出油口3,出油口3与下分流腔6相连通;上分流腔5与下分流腔6由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相连通。使用时,所述的上分流腔5、下分流腔6、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内装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为导热油。
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可根据储热室箱体1的尺寸调整数量及排列方式;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内径在100~150mm之间;储热室箱体1使用温度范围在400℃以内。
所述的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为1-50根(根据储热室箱体的大小,以及需要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利用铸造技术一次成型;不需要添加额外换热管道,安全可靠且换热效率高。即使传热介质为高温高压的流体时,仍能确保储热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的传热介质,因此,本发明的蓄热装置内热交换过程充分、可逆,换热效率高。应本发明用于太阳能热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使用砂型型芯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4的传热介质输送管道布置图;
图5是是实施例5的传热介质输送管道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所使用砂型型芯的传热介质输送管道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板式传感器轴重称
- 下一篇:用于冷氢化系统中的热量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