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翅片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945.7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梅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建中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翅片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翅片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日益加强。而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各种经济、政治和科学研究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的问题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是一种可自由利用、无污染、能量密度不高的持久能源,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也是最廉价,最洁争和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索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
现有的管式太阳能集热管采用铝翅片传热,由于翅片与管的内壁的接触很不紧密,造成了真空集热管内壁与铝翅片之间热阻较大,因而传热效果差,从而影响到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传热性能良好的太阳能翅片管,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翅片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沿轴向设置有金属导热管,所述金属导热管包括两根竖直管体,所述翅片设置在管体上,所述翅片设置成圆柱形曲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的外表面涂覆有太阳能吸热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导热管外层为铝管,内层为铜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翅片与金属导热管是一体成形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翅片与内管之间为面接触。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通过改变翅片的形状和位置,
使翅片与集热管之间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很好地解决了真空集热管内壁与翅片之间的传热问题,大大地减小了集热管内壁与翅片管内部介质之间的传热热阻,从而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其中:1、外管,2、内管,3、翅片,4、金属导热管,5、太阳能吸收膜,6、铝管,7、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翅片管,包括外管1、内管2和翅片3,所述内管2的外表面涂覆有太阳能吸热膜5,所述内管1沿轴向设置有金属导热管4,所述金属导热管4包括两根竖直管体,所述翅片3设置在管体上,所述翅片3设置成圆柱形曲面。
本发明为了便于成型,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该金属导热管4的管体可以采取如下两种形式:一是采用铝管6和铜管7复合的形式,外管为铝管6,便于成型,内管为铜管7,导热性能好;二是采用铝制管体,管体内壁复合铜或其他耐高温的防腐材料。
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发明的金属导热管4外层为铝管6,内层为铜管7,所述的翅片3外侧面为圆柱形曲面,分设于两根竖直管体的外侧,翅3片的外侧面与外层铝管6相切,翅片3与铝管6相切处最厚,随着与相切处距离的增加,翅片3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翅片3与内层铜管7之间为面接触。
一般地,金属导热管4的管体与翅片3是分体制作的,翅片3与管体之间不能紧密接触,因此不能将热量很好地传递给管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所述翅片3与金属导热管4是一体成形的,这样一来,增加了金属导热管4的传热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翅片管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导热性和抗腐蚀性能都很好,通过改变翅片的形状和位置,使翅片与集热管之间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很好地解决了真空集热管内壁与翅片之间的传热问题,大大地减小了集热管内壁与翅片管内部介质之间的传热热阻,从而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 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建中,未经梅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含硒的绿豆面条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纯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