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旋转出渣装置的煤气发生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826.1 | 申请日: | 201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俞雪峰;曹文明;俞凯;吴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34 | 分类号: | C10J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装置 煤气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尤其是一种具有旋转出渣装置的煤气发生炉。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主要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大种类,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气体燃料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最为广泛。
气体燃料一般称为煤气,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天然煤气和人造煤气两大类,在天然煤气中,主要有通过钻井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气井气、矿井气、石油伴生气和天然沼气等。在人造煤气中,主要有焦煤气、发生炉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发生炉煤气属于固体燃料(煤或焦炭)经过气化的热加热过程的产物,即用氧或氧化合物(蒸汽、二氧化碳)通过高温的固体燃料(煤或焦炭)层,其中的有机物质起氧化作用而生成含有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等成分的气体,该气体即为发生炉煤气。
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中的废渣排放时,炉膛内的煤气也会跟随废渣泄露,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煤气中的有害成分甚至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废渣排放出来后,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铲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在出渣时不会有煤气泄露情况、出渣方便、操作简单的具有旋转出渣装置的煤气发生炉。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旋转出渣装置的煤气发生炉,在炉体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煤气炉本体,在煤气炉本体的底端部设有旋转出渣装置,所述旋转出渣装置包括底座、滚动支撑组件、支架、灰盘底板、锥形灰盘和风帽座,支架通过滚动支撑组件支撑安装在底座上,支架上安装有棘轮,棘轮通过机械推杆推动转动,棘轮可带动支架在底座上转动;所述灰盘底板固定安装在支架顶部,锥形灰盘的下沿与灰盘底板周边焊接固定,风帽座设置在锥形灰盘内的中心位置,风帽座外壁与锥形灰盘内壁之间为储渣室,储渣室内装有一定高度的水;在锥形灰盘旁侧设置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出渣铲,出渣铲斜插入储渣室中。
所述滚动支撑组件包括上环形导轨、下环形导轨和钢球,所述下环形导轨固定在底座顶部,下环形导轨上表面设有环形沟槽;所述上环形导轨通过导轨底板固定在支架底部,上环形导轨与下环形导轨结构相同,上环形导轨设有环形沟槽的一面向下,所述上环形导轨与下环形导轨的环形沟槽之间装有钢球。
所述锥形灰盘上边沿的周边箍套固定有灰盘加强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巧妙合理,密封效果好,在出渣时不会有煤气泄露情况,而且出渣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旋转出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底座1、滚动支撑组件、导轨底板5、支架6、棘轮7、灰盘底板8、锥形灰盘9、灰盘加强圈10、风帽座11、炉体支架12与煤气炉本体13等部件组成。
煤气炉本体13具有上料机构、气包和煤气接口等常规机构。
如图1、2所示,在炉体支架12上固定安装有煤气炉本体13,在煤气炉本体13的底端部设有旋转出渣装置,所述旋转出渣装置中的支架6通过滚动支撑组件支撑安装在底座1上,支架6上安装有棘轮7,棘轮7通过机械推杆推动转动,棘轮7可带动支架6在底座1上转动;所述灰盘底板8固定安装在支架6顶部,锥形灰盘9的下沿与灰盘底板8周边焊接固定,风帽座11焊接固定在锥形灰盘9内的中心位置,风帽座11外壁与锥形灰盘9内壁之间为储渣室,储渣室内装有一定高度的水;在锥形灰盘9旁侧设置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出渣铲(图中未示出),出渣铲斜插入储渣室中。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锥形灰盘9的结构强度,所述锥形灰盘9上边沿的周边还箍套固定有灰盘加强圈10。
所述滚动支撑组件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上环形导轨4、下环形导轨2和钢球3组成,所述下环形导轨2通过螺栓件固定在底座1顶部,下环形导轨2上表面设有环形沟槽;所述上环形导轨4通过螺栓件和导轨底板5固定在支架6底部,上环形导轨4与下环形导轨2结构相同,上环形导轨4设有环形沟槽的一面向下,所述上环形导轨4与下环形导轨2的环形沟槽之间装有若干个钢球3,以使上环形导轨4和下环形导轨2可相对滚动。
具体应用时,本发明设置在炉膛正下方,炉膛下部炉身的下沿浸入储渣室内的水中,炉膛内的废渣排时,其中的煤气会被储渣室内的水封住而无法外泄。
当需要出渣时,通过机械推杆推动棘轮7,棘轮7带动灰盘底板8及锥形灰盘9转动,锥形灰盘9转动时,储渣室内的废渣会被斜插入的出渣铲铲起导出,从而完成出渣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