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锅炉效率与燃煤热值、灰分和水分的同步测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8714.6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红;赵欢;刘莎;苏志刚;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效率 燃煤 热值 灰分 水分 同步 测算 方法 | ||
1.一种电站锅炉效率与燃煤热值、灰分和水分的同步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τ时刻,读取火电机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中的实时数据如下:送风温度tlk、排烟温度tpy、排烟氧量O2py、飞灰含碳量Cfh、入炉燃料量B、锅炉蒸发量D、机组发电负荷Pel、主蒸汽压力pgr和主蒸汽温度tgr、再热蒸汽进口压力pzrj和再热蒸汽进口温度tzrj、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zrc和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zrc、给水压力pgs、给水温度tgs、给水流量Dgs、汽包压力pqb、再热器减温喷水量Dzrjw、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的抽汽温度tj,抽汽压力p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tw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入口水温度t’w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疏水温度tdj(j=1~2),
步骤2:根据步骤1读取的锅炉蒸发量D、主蒸汽压力pgr和主蒸汽温度tgr、再热蒸汽进口压力pzrj和再热蒸汽进口温度tzrj、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zrc和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zrc、给水压力pgs、给水温度tgs、给水流量Dgs、汽包压力pqb、再热器减温喷水量Dzrjw、以及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的抽汽温度tj,抽汽压力p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tw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入口水温度t’wj(j=1~2);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疏水温度tdj(j=1~2),计算得出锅炉有效利用热Q1,
步骤3:假设一个初始的燃煤水分Mt1=20%,
步骤4:假设一个初始的燃煤灰分Aar1=15%,
步骤5:假设一个初始的燃煤热值
步骤6:根据步骤5获得的燃煤热值根据步骤1读取的送风温度tlk、排烟温度tpy、排烟氧量O2py、飞灰含碳量Cfh、锅炉蒸发量D,利用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模型,得到锅炉反平衡热效率ηb反,
步骤7:根据步骤6获得的锅炉热效率ηb反、步骤1读取的入炉燃料量B以及步骤2获得的锅炉有效利用热Q1,令锅炉正平衡热效率ηb正=锅炉反平衡热效率ηb反,进而由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模型,得到与之相应的燃煤热值
步骤8:如果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微小量εQ,则将当前燃煤热值赋值给燃煤热值重复步骤6~8,直到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给定的微小量εQ时,执行步骤9,所述εQ等于预定的精度0.1,
步骤9:根据步骤8获得的及步骤1读取的排烟氧量O2py,利用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和实际烟气质量的简化计算模型,得出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V0和实际烟气质量Gy,
步骤10:根据步骤9获得的V0和Gy,利用实际烟气质量的计算模型,得出燃煤灰分Aar2,
步骤11:如果(Aar1-Aar2)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微小量εA,则将当前的燃煤灰分Aar2赋值给燃煤灰分Aar1,重复步骤5~11,直到(Aar1-Aar2)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给定的微小量εA时,执行步骤12,所述εQ等于预定的精度0.001,
步骤12:根据步骤8获得的步骤1读取的排烟氧量O2py,利用实际烟气容积的简化计算模型,得出实际烟气容积Vy,
步骤13:根据步骤9获得的V0,步骤1读取的排烟氧量O2py,以及步骤12获得的Vy,利用实用烟气量的计算模型,得出燃煤水分Mt2,
步骤14:如果(Mt1-Mt2)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微小量εM,则将当前的燃煤灰分Mt2赋值给燃煤灰分Mt1,重复步骤4~14,直到(Mt1-Mt2)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给定的微小量εM时,将当前的热效率ηb反、燃煤热值燃煤灰分Aar2和燃煤水分Mt2作为τ时刻下测算出的热效率ηb(τ)及相关燃煤特性(燃煤热值燃煤灰分Aar(τ)、燃煤水分Mt(τ)),所述εQ等于预定的精度0.001;
所述的锅炉有效利用热Q1的计算如下:
Q1=Dgr·(i″gr-igs)+Dzr·(i″zr-i′zr)+Dpw·(i′-igs)(1)
式中:Dgr--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采用锅炉蒸发量D的测量值,
Dzr--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Dzr=Azr×Dgr+Dzrjw,
Azr--再热蒸汽份额,从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数据库中,读取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的抽汽温度tj,抽汽压力pj(j=1~2),根据经典的1997年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协会提出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模型IAPWS-IF97(Association for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计算得到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抽汽焓值hj;读取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twj(j=1~2),其对应的出口水压力取给水压力pgs,根据经典的IAPWS-IF97计算得到加热器出口水焓值hwi(j=1~2);读取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入口水温度t’wj(j=1~2),其对应的入口水压力取给水压力pgs,根据经典的IAPWS-IF97计算得到加热器入口水焓值h’wj;获取汽轮机高压缸各加热器疏水温度tdj,其对应的疏水压力pdj根据相应的抽汽压力pj扣除抽汽管道压损率(压损率取为3%),按pdj=0.97pj计算得到,根据经典的IAPWS-IF97计算得到各级高压加热器疏水焓值hdj;,通过汽轮机高压缸各级加热器的热平衡计算其抽汽份额A1=(hw1-h′w1)/(h1-hd1)与A2=[(hw2-h′w2)-A1*(hd1-hd2)]/(h2-hd2),
由Azr=1-A1-A2计算再热蒸汽份额,
Dzrjw--为再热器减温喷水量,采用测量值,
Dpw--排污流量,采用测量值,
i″gr、i′zr、i″zr、igs、i′--分别为过热蒸汽焓、再热蒸汽进口焓、再热蒸汽出口焓、给水焓和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焓。其中过热蒸汽焓、再热蒸汽进口焓、再热蒸汽出口焓、给水焓值根据相应的温度(tgr、tzrj、tzrc、tgs)测量值、压力(pgr、pzrj、pzrc、pgs)测量值,利用经典的IAPWS-IF97,即可计算得到。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焓根据汽包压力pqb,利用经典的IAPWS-IF97,即可计算得到;
所述的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模型为:
ηb反=100-(Luc+Lg+Lm+LCO+Lr+Lun)(2)
式中:Luc--为总干灰量中未燃烬碳的热损失,
Lg--为干烟气热损失,
Lm--为水分引起的热损失,
LCO--为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对于燃用固体燃料时,气体未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一氧化碳,而排烟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少,故可以忽略不计,
Lr--为散热损失,
Lun--为其他热损失,一般取为0.33~0.38%,本专利取值为
Aar1--为燃煤的收到基灰分,
rfh、rlz--分别为飞灰、炉渣中灰量占入炉煤总灰量的份额,一般取
rfh=0.9、rlz=0.1,
Cfh--分别为飞灰含碳量,采用测量值,
Clz--为炉渣含碳量,计算模型为:
其中,P、Pel-分别为机组额定负荷(对于给定的机组为定值)和机组发电负荷,后者采用测量值
Cpg--为干烟气的定压平均比热,取为1.03kJ/(kg.K),
O2py--为排烟氧量,采用测量值,
αpy--为过量空气系数,由式(7)计算,其中排烟氧量采用测量值,
tpy、tlk--分别为排烟温度和冷空气温度,采用测量值,
--为水蒸汽的定压平均比热,取为1.88kJ/(kg.K),
Mt1--为燃煤的全水分,
De、D--分别为锅炉额定蒸发量(对于给定锅炉为定值)和锅炉蒸发量,后者采用测量值,
k1、k2、k4--是关于燃料热值的函数,
--为燃煤热值;
所述的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模型为:
式中:B--为锅炉入炉燃料量,采用测量值,
Q1--为锅炉有效利用热,
ηb反--为锅炉反平衡效率;
所述的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实际烟气质量的简化计算模型和实际烟气容积的简化计算模型为:
Gy=(k7+k2·αpy)+dk·(k4+k2·αpy)(10)
Vy=k5+k6·αpy+1.244·dk·(k4+k2·αpy)(11)
式中:--为燃煤热值,
αpy--为过量空气系数,按见式(7)求得,
dk--为空气的绝对湿度,一般取0.01kg/kg;
所述的实际烟气质量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Aar2--为燃煤的收到基灰分,
αpy--为过量空气系数,按见式(7)求得,
V0--为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
dk--为空气的绝对湿度,一般取0.01kg/kg;
所述的实用烟气量的计算模型为:
Vy=1.016·αpy·V0+0.0124Mt2+0.045V0(13)
式中:Mt2--为燃煤的全水分,
αpy--为过量空气系数,按见式(7)求得,
V0--为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7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氢还原制备舒巴坦的工艺方法





